第131章 刘昆治理种花部落(一)(2 / 2)

现行的汉朝那套制度肯定是不行的,贪官污吏太多了,他刘昆怎么会采用这种落后的制度呢?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采用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隋唐的官制,在中国古代官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集汉魏以来官制变革之大成,已经非常成熟了。

如今种花部落的地盘,现在也就相当于大汉朝的一个州那么大,所以说他只能借鉴而已。

三省就算了,反正一直都是戏志才总领政务。

于是,他就把尚书省的六部搬了过来,将九原县当作种花部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九原设置了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西套平原新占之地,刘昆就成立了宁夏郡,暂时由程普兼任宁夏太守,治所廉县。

上郡基本上都是南方战区的地盘,徐荣当仁不让地兼任上郡太守,治所离石。

东方战区高顺就兼领了定襄郡太守,负责东部的防区,治所就在他曾经驻扎的善无县。

北方战区的地盘在云中郡,关羽兼领云中郡太守,治所云中县。

中部战区的张辽则兼领西河郡太守,负责东南部防线。

直属战区地盘都在五原郡,自然由刘昆自己兼领了,治所九原,也是种花部落的首府。

他老丈人吉里彻率军一万直属战区精骑,驻守在后套平原,也就是后世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

并兼任朔方郡太守,治所在临戎。

郡下面设县,刘昆就没有改动了,原来是什么县,现在就是什么县。

县下面还设置了乡,是最低级的行政单位了。

大汉朝廷现在还是实行的“皇权不下乡”,对于底层老百姓控制极差。

刘昆自然不可能忽视这种基层人民,那可是他统治的基石。

一个县大概十个乡,每个乡有十个编制,设立乡长一名,总领全乡事务。

下设两名副乡长,一名管民政,另外一名管军事及缉捕盗贼。

另设七名下属,分别负责各自的事务。

而县、郡一级参照首府九原六部,设置对应的六个部门。

现在的人才太少了,五个战区的主将都暂时担任驻地郡的太守。

等以后有了治理人才,再实行军政分离,将军事和政务分开管理。

这五个主将都是忠心耿耿之辈,刘昆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背叛自己。

即使万一出现了这样的人,他也丝毫不惧。

他手下校事府的人无孔不入,密切监视着所有的官员。

他们的一举一动,刘昆了如指掌。

真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不好苗头,刘昆第一时间就能知晓,迅速处理掉。

以他和赛罕之能,想要在万军之中刺杀一名主将,那还真是不要太简单了。

但他现在手上的人手太少,只能一人多职了。

兵部由戏志才掌管,还兼领吏部。

刑部由老阴比贾诩掌管,兼领礼部。

贾诩还暗地里掌管校事府,这两个部门给他最是恰当不过了。

户部则由曼柏县令黄玄掌管,还兼管工部。

戏志才主抓军事和人事,这两方面的工作一直都是他在负责,倒也无可厚非。

而黄玄对民政之事很擅长,把户部和工部交给他,刘昆也很放心。

可是,一个人身兼几个部门的职务,这也太累了吧?

对于他们的抱怨,刘昆双手一摊。

不想兼任,行啊,你去找合适的接班人来。

只要能胜任,俺一定启用,让你解脱出来。

对于刘昆的无赖做法,三个部门主官也是无可奈何。

只能一边哀叹自己遇人不淑,一边则想尽办法为刘昆搜罗人才,好把自己摘出来。

在为学校编写教材的时候,刘昆还把阿拉伯数字拿了出来,让一众人惊为天人。

这些奇怪的字看起来简洁,但书写容易,普通人都能很快地接受了。

户部更是采用了刘昆传授的复式记账法,让种花部落的账务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