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太虚新体计功成,景仁赴企思发展。(2 / 2)

他拿着设计方案找到公司的技术总监张辉,忧心忡忡地说道:“张总,您看这个方案,三进制的设计,这算法和生态的问题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呀?咱们华夏在这方面早就进行过深入研究,这两个问题太难突破了。”

张辉接过方案,仔细看了看,也露出了不解的神情:“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既然接了这个任务,我们先向集团公司反映一下。”

不久,赵宇与张辉同时收到了集团公司的邮件指示:“算法与生态的硬伤已解决,严格按设计生产,做好保密工作。”

赵宇无奈地耸耸肩,对张辉说:“张总,看来咱们只能照做了,可我真的很想知道,到底是谁解决了这两大难题,太厉害了。”

张辉笑了笑,说:“先别管那么多了,做好咱们的本职工作,说不定以后有机会能了解到真相呢。”

太虚设计的方案,本身就是按照华夏的生产水平设计的。

所以单单是生产制造,并不存在任何困难。

再加上这两家公司本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预计二十天后,就能够完成订单。

又是新的一天,王景仁怀着一丝期待与好奇,前往长安北区。

华夏丝路中心,这座五百米高的大厦,在整个长安市都是颇有名气的存在。

原因是在这栋大厦是长安市第一高楼。

另外最近他的名气更上一层楼的是,整个长安共有六家大型太空企业落户在这座大厦里。

龙腾科技公司、金鹰远航公司、绿能科技公司、深空探索公司、云潇酒店公司、星穹膳食公司,这六家成立一个月的公司,总市值高达三千亿。

颇为有趣的是,前面三家是老牌集团公司,创建的新子公司,都落户在第38层。

后面三家完全新组建的公司,都是在37层。

王景仁也是第一次前往自己的公司——深空探索公司。

在此之前,王景仁一直被各种事务缠身,无暇顾及公司的发展。

而如今,随着强人工智能太虚即将拥有新身体,未来太空飞行器设计工作迫在眉睫,他终于有机会将目光聚焦于此。

路上,王景仁拿着从炎黄阁里调取到的资料,上面是关于公司的详细介绍。

“公司规模五百三十亿,民间资本投入共五百二十亿,五年期,2%保底利率?我占据51%公司股份,三年如果连续亏损,则华夏探索公司收回41%股份。”王景仁看到最上面的信息,越发感觉到国家给予的福利不少啊。

公司全部技术都是由华夏探索公司提供的,也就是代表着国家。

同时华夏探索公司除了技术投入外,还有投入十亿资金。

另外接受亿元以上规模的民间资本投入,并且达到五年期2%的保底利率,这可是比银行存款的利率还高啊。

相当于这些风险完全由国家承担了。

王景仁思索着,“自己在修行界以及网络上也算是小有名气,未来也应该为公司发展尽心尽力,不能完全把这当作国家给我们的福利,而心安理得。”

“如今马上就会有太虚助力,在太空飞行器业务上前景广阔,三年连续亏损几乎不可能,国家对公司的支持与期望,自己也定不会辜负。”

至于因为订购太虚身体硬件,而欠下的十亿贷款,王景仁倒是一点都不慌。

当王景仁来到丝路中心大楼附近时,老远就能看到这栋摩天大楼。

五百米的高度,可是整个长安市的地标,自从建成之日起,近十年来,一直蝉联长安第一高楼。

整栋大厦外观现代而大气,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烁着科技的光芒。

乘坐电梯来到37楼,一眼就能看到三家太空公司的引导牌。

显然是最近华夏重视太空产业已深入到方方面面,每天前来应聘这三家公司的人太多了,再加上每层楼公司不少,电梯也多,有了引导牌,对新人更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