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了小鬼子那些破飞机的福,大概是上次被“冲天炮”吓破了胆,又或者是真需要拖回去大修,总之,空袭居然消停了。
黑风根据地的天空难得清净了好几天。
没了脑袋上悬着的炸弹威胁,根据地的生活肉眼可见地恢复了生气。
河口镇的集市又热闹起来,虽然物资依旧不算丰裕,但“黑风票”流通顺畅,土豆、布匹、油盐,甚至自家工坊产的陶碗瓦罐都能换到手,老百姓脸上的愁苦也淡了不少。
战士们的生活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顿顿能见到荤腥虽然还做不到,但掺着土豆粉条的炖菜管够,新发的军服也合身耐穿。
王大彪的日子更是过得油光水滑。
这家伙仗着跟坦克大炮混熟了,在练兵场上吼得山响,操练起新兵蛋子来一套一套的,野性十足。
下了训练场,就领着一帮老兄弟,寻个旮旯,啃着土豆干,喝着不知道从哪儿淘换来的劣质烧酒,唾沫横飞地吹牛打屁。
“想当年,俺老王……”这是他的经典开场白。
然后就是各种辉煌战绩,从最早跟着大帅在黑风山打土匪,到后来硬撼小鬼子的坦克,吹得天花乱坠,听得旁边的战士们热血沸腾,恨不得当场拎枪去跟小鬼子拼命。
日子是舒坦了,可王大彪也有了自己的“幸福烦恼”。
这天,他又吹完一通牛,看着旁边几个年轻战士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着哪个屯子的姑娘好看,哪个女兵性格泼辣,他突然就觉得嘴里的土豆干不香了。
“唉……”他重重叹了口气,蒲扇大的巴掌拍在大腿上。
“彪哥,咋了?谁惹你了?”旁边一个机灵的战士凑过来问。
王大彪灌了口酒,咂咂嘴:“没谁惹俺,就是……唉,你们说,俺老王都这把年纪了,咋连个婆娘都讨不上呢?”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
“哈哈哈,彪哥这是想媳妇了!”
“该!谁让你整天就知道跟坦克炮筒子亲热!”
“彪哥,要不俺给你介绍俺们村的二丫?屁股大,能生养!”
“去你的!二丫早嫁人了!彪哥,俺小姨子咋样?就是有点壮……”
王大彪的婚事,就这么成了黑风寨上上下下,除了打鬼子之外最热门的话题。
弟兄们是真热心,甭管靠谱不靠谱,逮着个单身女的就想往王大彪跟前凑。
张罗得最起劲的,还得数李墨涵。
这位“黑风寨经济学原理”的创始人,最近不光研究“土豆锚定货币价值论”,还操心起了根据地的“优生优育”问题。
他找到林好,一本正经地建议:“大帅,王大彪同志乃我根据地肱股之臣,战功赫赫。其婚配之事,关乎我根据地未来人才储备,不可不慎重啊!”
林好正陪着冷雨在院子里晒太阳,闻言差点没把嘴里的水喷出来。
冷雨伤势好转了不少,脸上有了些血色,闻言也忍不住嘴角上翘。
“老李,你想说啥就直说,别拽词儿。”林好无奈道。
李墨涵清了清嗓子:“依我之见,当为王大彪同志寻一知书达理之女子为伴,方能改善其后代基因,提高我根据地整体文化素质……”
林好嘴角抽搐。
改善基因?提高素质?你当是配种呢?
但他看李墨涵一脸认真的样子,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只好挥挥手:“行吧,那你看着办吧,只要老王自己乐意。”
得了“圣旨”的李墨涵,立刻行动起来。
他发动关系,还真给王大彪物色了好几个据说是读过几天书的“知识女性”。
有的是逃难来的女学生,有的是以前镇上小学的教员。
结果,相亲现场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王大彪坐在那儿,浑身不自在,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对面那姑娘要么低着头,细声细气地问:“王队长,您平时都看些什么书啊?”
王大彪瞪着牛眼,憋了半天:“书?俺不看书,俺看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