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叫圆谎,这就是实情。”
下一秒,宋海建信誓旦旦地说道。
从和雨伞厂合作,他就开始铺垫后路。
半年前,他跟杨爱民之间建立起了足够的信任,因此他提出了这个隐患。
虽然一旦宋海建一方被判定为投机倒把,最倒霉的是他们自己,但如果有心人要拿这事儿做文章,作为中间人的杨爱民,还有拍板的杨主任,都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他们不一定会被雨伞厂开除,但或许会影响杨主任的晋升。
至于杨爱民,则是很难在雨伞厂再有上升的空间。
此前,杨主任并没有想到这一层,毕竟他和厂长关系好,在厂里如鱼得水。
可他本人并不傻,在宋海建的暗示下,也联想到了这点。
因此,杨主任接受了宋海建的提议。
他去向厂长请示——说是请示,其实像这样的小事,并不需要正儿八经地申请,只需要口头上提一下,让厂长知道这个事儿就行。
厂长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刁难杨国强。
之后杨国强很顺利地补充了一份正式的文件,证明雨伞厂食堂是和海洋大队合作的。
这对杨国强没有半点坏处,反而是为他排除了潜在的隐患,所以这事过后,他对宋海建的印象更好了。
像这样的内情,宋海建没对任何一个人提起,就连大队长和母亲那边,也只是说明了一部分缘由。
如今被举报,他一点儿不感到意外。
活了一辈子,宋海建不敢说对村里每一个人都了解透彻,可他大致猜得到,做什么事会有人跳出来捣乱。
凡是能想到的,他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知道不会有事后,蒲勇华匆匆告辞了,过几天就要杀年猪了,他还有一堆事忙呢。
宋海建则是嘱咐母亲:“妈,你待会儿去雨伞厂可能还会碰上他们,到时候可别露怯,也别露馅儿。”
“放心,妈不傻。”冯玉芬说着,赶紧补充了一句:“不过妈也赶不上我儿子聪明,连这事儿都提前想到了。”
宋海建挠挠头,“这也没什么……”
然而,宋海建认为的“没什么”,却委实气坏了某人。
“没事儿?怎么可能没事?他们这还不算投机倒把吗?”
修缮过的老房子里,宋吉祥听到妻子的回复后,整个人都要气炸了。
“那群人是干什么吃的!这么明显的投机倒把,他们也不抓起来!”
原来,宋吉祥把自己残疾的责任归在了冯玉芬母子身上。
他认为是冯玉芬和宋海建,害自己变成一个瘸腿的“太监”!
偏偏现在冯玉芬一家过得很滋润,他当然看不过去了。
这才有了那封举报冯玉芬投机倒把的信。
不同于宋吉祥的气急败坏,张大妮对这件事不是很感兴趣。
她拉长了脸说:“你一天天能不能把精力放在正事上?你的腿要是好了,就跟你哥出海去,家里眼看就要坐吃山空了,年一过,三个儿子都得交学费,家里现在可是一分钱都没了啊!”
本来宋吉祥分家也是分到一笔钱的。
但张大妮偷偷接济家里,后来宋吉祥又要治疗腿和男人的根,还得修缮房子,钱就花得七七八八了。
去年一年都在家里躺着,等于是只出不进,如今连儿子们的学费都拿不出来。
他过得越凄惨,越是妒恨冯玉芬母子。
举报的信上,宋吉祥是想方设法给冯玉芬添罪名,连宋海建这个孩子也没放过。
可惜闹了半天,啥也没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