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出版这块怎么规划(2 / 2)

如此,“面子”便毫无意义。东方日报败局已定。

苏子文虽知东方日报必败,却未料到如此迅速彻底。

“阿文,我打算扩展西星辰报业。”乐慧贞注视着苏子文,神情严肃地说。

“嗯?”苏子文看向乐慧贞,询问道:“有何计划?”

若乐慧贞的想法可行,苏子文定会全力支持。

“我打算将星辰报业集团转型为星辰媒体集团。”乐慧贞目光坚定地说道。

若是一家报业集团,外人一眼便知是做报纸的,像东方报业集团便是如此。但若转型为媒体集团,则截然不同。媒体涵盖报业,也包括电视台等多种业务。

“下一步,我想向港府申请无线电视牌照。”乐慧贞正色对苏子文说道。

目前香江共有三家电视台,tVb与亚视属于无线电视,免费播放;另一家是有线电视台,乐慧贞曾在此工作。她此次欲申请的正是无线电视牌照。

“无线电视牌照并不容易获得。”苏子文严肃地看着乐慧贞问,“你有把握吗?”

乐慧贞听后点头,又转向苏子文说:“还记得程乐儿吗?”

“程乐儿?”苏子文略显疑惑。

“她可以帮助我向港府申请无线电视牌照,但这需要不少花费。”申请过程中的各项开销都很大。

即便牌照到手,接下来怎么发展呢?苏子文接着问,他并非有意泼冷水,而是深知香江传媒行业的现状,尤其是电视台领域,tVb占据绝对优势,亚视难以匹敌。即使是亚视这样的老牌电视台,在鼎盛时期也未能超越tVb。

“我已有个初步计划。”乐慧贞回应道,“我打算将电视台的重点放在新闻报道上。”

tVb与亚视各有侧重,都将娱乐作为核心竞争力,彼此争夺娱乐资源。tVb尤为突出,不仅设立训练班培养演员,还涉足影视制作。与其称其为电视台,不如视作一家娱乐公司,只是它拥有自己的平台来播放作品。

“你的想法很有潜力。”苏子文听后眼前一亮。作为过来人,他从未考虑过这条路,却被乐慧贞点明。

以新闻媒体切入,再进入香江的电视台领域,毫无悬念。为何?香江的报纸畅销,正因这里有大量读者喜爱阅读及关注新闻,特别是国际动态。

其次,香江人口密度高,土地有限,制造业受限,但金融产业却蓬勃发展。若要驾驭金融或高新技术领域,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无疑会大幅增加。

若乐慧贞真能打造出权威新闻台,其收视率必然可观。再以此为基础扩展至电视剧、综艺、少儿节目等领域,也并非难事。况且,苏子文本身就有娱乐公司,可制作各类影视作品。

越思索,苏子文越觉豁然开朗。“既然如此,何不直接全面出击?”他注视着乐慧贞,认真说道,“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让我们共同涉足。”

其实,苏子文比乐慧贞更为大胆,她仅着眼于电视行业,他却意欲囊括整个传媒领域。书籍出版尚好实现,报纸依托星辰报业也可推进,杂志则可借报纸渠道展开。唯独广播和电视最具挑战性。

“这样会不会步伐过大?”乐慧贞反倒有些迟疑。

这计划听着确实诱人,可一下子涉足这么多领域,资金链很快会吃紧。稍有不慎,可能全盘尽输。

“别担心,我信任你。”苏子文注视着乐慧贞,语气笃定,“你就专注于电视台,特别是新闻频道的内容制作。内外部新闻都得秉持最中立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报道。”

身为新闻从业者,你可以适度提升业绩,但绝不能为谋利而扭曲事实或胡编乱造。

“这点你尽管放心。”乐慧贞听后,神情认真地点头承诺。

当初离开有线台时,她的前景一片光明。可最终选择离开,不正是因受到压力,无法公开某些真相吗?如今,自己创办了电视台,当然要打造一家全球范围内最公平公正的新闻平台。

然而,这也意味着对记者团队的需求会更大。好在规模扩大也有优势:重大新闻将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同步发布。此外,这家新闻台将实行全天候运行,确保随时有内容播出。

“出版这块怎么规划?”乐慧贞好奇地问。

其他业务对她而言不算难,也能兼顾。唯独出版行业风险较大,香江虽有多家出版商,但他们毫无经验。贸然入局很可能导致亏损。

“出版的事我已经有了想法。”苏子文目光锐利,接着说,“帮我联系明报的查先生,还有湾岛的熊曜华、梁玉生、倪框等几位作者。”

“明白。”乐慧贞虽不知苏子文具体意图,但既然他交代,她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星辰传媒的事情就先这样吧。”苏子文说完,目光扫向李欣欣和其他人。

“除了阿贞,大家应该也有好消息要分享。”

“三妹,你给阿文汇报下熊猫集团的近况。”李欣欣望向何敏,微笑着说道。

“好,大姐。”

何敏点点头,转向苏子文道:“阿文,你还记得咱们上个月刚成立的那个研究室吗?”

“当然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