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鲍鱼的,无非就是这些。
坐了一天的船,大家终于到了小岛。
江风也不着急让大家下海。
刚来的这几天,就先在岛上盖木头屋,之后开蚌加工都在此处,晚上就歇在山洞中。
人多力量大,花了三天的功夫,一处宽敞的木屋就搭建起来了。
一大清早,阿州就准备着带大家下海。
不过却被江风阻止了。
“不可。”
“为何?二公子,咱们来这儿不就是为了海珠的吗?”
江风无奈,“现在都已经冬季了,即便咱们南州不会下雪,冬日里不会特别冷,但早晚还是冷的,海水里只会更冷,现在下海,你是不怕以后老了生病?”
江风原本是不懂这些的,这些都是爹爹跟他说的。
他想,这可不行,他只是想要赚银子,但也不能迫害大家。
大家都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更没想到还会为他们身体考虑。
他们从前也是跟其他的海商干过活的,一个月大概有七百文,但那时无论冬夏,他们随时都得下海。
毕竟,工钱也不是白发的。
江风这般好,大家都觉得有些对不起他开的工钱了。
都嚷嚷着要下海。
江风瞪着他们,“要下海就滚回去!我是少爷还是你们是少爷?听我的还是听你们的?”
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发飙,也是有威慑力的。
大家只好歇了心思。
到了晌午,太阳最大,温度最高时,江风才让人下水。
每人都拿着麻袋,他们水性好,不过也都比不上江海和阿州。
大部分能在海里潜个半刻钟不到。
没过多久一个就从海里冒出来,随身带着的麻袋里已经装满了海蚌。
江海和阿州又过了许久才上岸。
他们一上来就趴在海滩上晒着身体。
凉飕飕的身体接触着发烫的沙滩,背部也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回暖。
直到浑身都热乎了,大家才进了木屋。
开蚌这样的技术活交给了阿州。
除却空蚌,所有蚌壳里取出来的海珠大概有一百颗。
这样的产珠量,是白水澳的男人们从未见过的。
可最关键的是,这些珠子五颜六色,漂亮的不得了!
在此之前,他们从未见过!
一个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震撼不已。
怪不得说要保密,怪不得让他们什么都不要说,原来是这个原因。
这么多品质上乘的海珠,得值多少钱啊?
而且这片海域全都是这种海蚌呢,天呐!
海珠收整好,阿州在每个开过的海蚌里塞入一颗大小适中的石子,就又将他们放进了大海。
前几日,除了中午的一个时辰需要在海里摸海蚌,其余的时间大家都是在晒太阳,或者游水。
江风还从家里带来了各种辣椒酱,上回在这里吃到了新鲜的烤海鲜,心就念念不忘。
这回特意多带了好几罐,渔民们弄上了不少的海货,大家就就着辣椒酱吃。
一个个看辣椒酱的目光就像狼似的发绿!
这可真是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