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率后金铁骑击败蒙古诸部后登基称帝,后金遂更名为大清。
自此,麾下军队也逐渐正规化。
所有官职称呼皆仿效大明正规军设置,哈拉认为称他为参将或许更显威严。
因此一直禁止手下称他为首领。
“是,参将。您看,这村子已被我们洗劫一空,是否换个地方?”
多尔衮限定他们只能在此地劫掠五日。
期满即返。
否则明朝朝廷恐会有所反应。
他们亦担忧,若京师十万神机营倾巢而出,自己能否抵挡得住。
即便多尔衮深知明廷的主力皆部署于北方以防备他们。
但这里是明京师所在,谁能保证城内没有隐藏的强大兵力?
故而设定了劫掠时限。
这些小股劫掠部队更是对时间极为敏感。
往往洗劫完一个村庄便会立即转移至下一村,唯恐收获不及他人。
然而哈拉摇了摇头:“我们已连续两天未曾休整,你能撑住,我也能撑住,难道其他将士就不累吗?如今我们的物资已然充足,再劫掠一两回即可收手,今日好好休息一番,还剩两天,时间绰绰有余。”
副将听罢也只能无奈应允。
不远处有几个木笼,里面关押着十数名妇女。
偶尔会有清兵进入,一阵惨叫过后,又一脸淫笑地走出。
一名清兵行走时被一颗头颅绊了一下险些跌倒。
于是抬脚将头颅踢进笼中。
原本安静的笼子顿时再次响起尖叫,继而传来哭泣声。
哭声异常凄厉,仿佛要撕裂天地。
“闭嘴!再哭我就把你们的脑袋全拧下来!”
哈拉对着笼子吼道。
他并非虚张声势,而是言出必行。
清兵在对付村民时采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法。
夜深人静,村内一片死寂。清军占据了整座村庄,牲畜与孩童尽被吞食殆尽。他们躺在地上沉睡,鼾声此起彼伏,全然不顾四周弥漫的血腥气息。
哈拉倚靠在战马旁,始终保持警醒。这在战场上已成为他的本能。当远处传来马蹄声时,他立刻睁开双眼。
“何方队伍竟敢擅闯?”哈拉猜测或许是友军误入领地,遂命部下前去告知此地已被占据,切勿打扰休息。
然而,派出去的手下再无音讯,而那马蹄声却愈发逼近。察觉到异常的哈拉迅速起身击响铜锣。
“全体准备!上马迎敌!”他高声疾呼。
作为精锐骑兵,他们并未选择逃避。清军迅速集合,点亮火把,严阵以待。就在火光亮起之时,远方一支黑影如潮水般涌来——两千精锐骑兵正以雷霆之势袭来。
那旗帜鲜明、气势汹汹的骑兵队中,一面绣有“明”字的大旗尤为醒目。领头者披挂明黄战甲,手持赤红缨枪,目光如炬,充满愤恨。
朱慈烺并未留守营帐,而是亲临前线。他策马前行,直面敌人,引领先锋。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终将迎来曙光。东方天际初现鱼肚白。
哈拉下令熄灭火把,询问敌军规模。手下回报称人数约为两万。听罢,哈拉仰天狂笑:“区区明军,也敢来犯?给我上马,让他们见识真正的铁骑力量!”
三百零一
众人齐声响应,随即朝骑兵疾驰而去!
晨光洒落,两支队伍加速前进,直扑彼此。
---
一百一十章:斩草除根
朱慈烺刚出城门,便听见有人呼喊“太子”,心中已知大事不妙。
本以为天亮时亡国才会察觉,岂料动静如此之大,恐不久亡国即将追来。
为避免被父皇召回,朱慈烺毫不犹豫,率军出击。
夜不收一直留意清军动向,很快探得五里外有一支约三千人的骑兵部队。
起初,朱慈烺并未轻举妄动,而是派夜不收详查状况。
得知全村男女老少均遭亡国杀害后,心中怒火骤然升腾。
【宿主,面临三种选择。】
脑海中突兀响起提示。
【选项一:替民复仇,身为太子,目睹子民被外敌残害,当以雷霆手段消灭他们!奖励:吕布的方天画戟!】
【选项二:身为将领,行事需谨慎,暂且放过,留待后招!奖励:赤兔宝马!】
【选项三:敌军乃天下强骑之一,贸然出击实属不智,退避只为更佳时机!奖励:明君称号!】
眼看天光渐亮,清军也准备歇息,朱慈烺早已忍无可忍。
瞥见系统提供的选项,他未加思索,直接选择了第一项。
“去亡国,老子定叫这群禽兽血债血偿!”朱慈烺怒喝。
跨上战马,两千零一骑迅速逼近村子。
果然,对方非等闲之辈,很快察觉到他们的接近,一场遭遇战于村外空地展开。
忽然,旭日东升。
朱慈烺看清了那些人的丑恶面容,他们额头光亮,脑后马尾随马晃动,令人厌恶至极。
压抑已久的怒火终获宣泄。
朱慈烺手中长枪挥舞,直刺前方。
一枪挑起一名清兵,随后狠狠摔在一旁。
速度依旧飞快,戚家军的身影如影随形,从清军骑兵阵前掠过。
随后,双方交错而过。
清军参将哈拉身负重伤,凝视肩头的伤口,鲜血与痛楚仿佛点燃了他的野性。
他举起刀,指向远方。
刹那间,清兵再度朝朱慈烺发起猛攻。
朱慈烺见状,毫不犹豫,手中的红缨枪亦随之指向前方。
“杀——!”
两千人的咆哮震天动地。
两股宛如钢铁洪流的力量再次碰撞在一起。
他们经过之处,留下无数残肢、断臂,既有清兵的,也有戚家军的……
无论戚家军多么强悍,他们终究只是凡人。
他们的技艺虽精,却无法抵挡骑兵的冲击。
当他们跨上战马,与敌军展开冲锋时,伤亡便不可避免。
战场上没有不死人的,胜败的关键不过两点:
要么屠尽对手,要么逼其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