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进入太原府(2 / 2)

怀着守护家人的决心,四十余人神情紧张,一步未退。

王二站在侧前方指挥,他目光如炬,盯着那些凶恶的对手,脸上毫无惧色,他是唯一不可慌乱之人。

敌人的影子在视线中逐渐放大,王二的目光清晰地捕捉到他们脸上的每一分情绪。当他能听到马蹄踏地的震响时,猛然高喊:“放箭!”

箭矢齐发,带着尖锐的啸音划破空气,精准地射向冲来的敌人。私兵们即便反应迅速,但依旧难以避开这密集的攻击,纷纷坠亡国背。

然而,私兵们并未因此止步,他们的意志似乎被某种力量驱使,愈挫愈勇。尽管周遭充斥着哀嚎与硝烟,他们依旧执着地向前推进。

火器局的成员快速交替位置,前排退至队尾,后排补位继续射击,动作紧密而高效。然而,私兵的数量实在太多,无论如何调整,防线都显得岌岌可危。

王二端起火铳,注视着即将劈下的刀刃,毫不犹豫地扣下扳机。然而,这一击未能命中要害,敌人仍顽强地挥舞着武器。背后的脚步声纷至沓来,局势愈发紧迫。

“撤退!”王二果断下令,队伍开始边战边退。尽管如此,马匹的速度远胜于人,双方的距离依旧在缩小。

最终,刀光闪现,第一排的工匠相继倒下。其他工匠虽心生畏惧,却仍紧握手中的工具。装填火铳的过程漫长且繁琐,仅凭这样的熟练度,根本无法阻挡骑兵的冲击。

王二握紧武器,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原本以为能在这场冒险中得到赏识,享受荣华富贵,却不料命运的钟摆最终指向了毁灭。

就在绝望之际,远方传来熟悉的火铳声,温暖的血水顺着脸颊滑下。睁开双眼的瞬间,王二看见敌人的神情陡然变化,战马也停滞不前。

这一刻,他明白了,援军来了。

铳声骤然紧密,弹丸贴着王二耳边掠过,直扑那些对手。

先前不可一世的散勇们瞬间呆住,眼看任务即将达成,些许伤亡似乎在所难免。

然而,若任务未能完成还必须付出性命,那便非他们所愿。

王二惊愕回头,只见路尽头出现了一支身披红甲的军队,整齐划一地组成方阵,小步疾行。期间火铳不断轮换发射,不曾停歇。

这是天雄军!太子麾下的天雄军!

这支方阵多达五百人,火力惊人,散勇毫无招架之力。

他们越逼越近,散勇则步步后撤。

最终,散勇统领支撑不住,带着部下开始撤退。

“撤!”

火器局众人见敌退去,无不瘫倒在地。

这一个月以来,他们疲累至极。

终于,安全了!

“诸位可好?”黄把总急步上前。

赵掌司与王二同时跪坐于地,对视一笑,轻轻摇头。

“无恙便好,我来接应你们,走吧,去太原!”黄把总说道。

此言如天音入耳,王二、赵掌司以及经历生死的火器局匠人们听闻,激动得泪流满面。

赵掌司挣扎起身,疑惑问道:“诸位怎会这般迅速赶来?”

他记得曾遣子送信,但不过半刻钟,太子的天雄军竟已抵达?

黄把总笑道:“我军夜不收早已在太原三百里外巡查,夜不收发现你们后立即报讯,我们昨日即启程,幸好未迟。”

闻此言,赵掌司才真正安心。

“兄弟们,安全了,都安全了。”王二大笑。

笑声渐息,陷入沉寂。

赴太原途中,王二曾许诺带兄弟们同享富贵。

然而,加上之前三位阵亡者,已有十数名工匠不幸牺牲。

原本先行离开的车队亦折返,老人、孩童与妇孺扶起这些虚弱不堪的男子,送上马车。

有了天雄军护送,这一路定能安然无虞。

赵掌司与王二同乘一车,王二悠然开口:“赵掌司,想必你知悉那些散勇背后是谁了吧?”

车内静默片刻,赵掌司许久方道:“知晓。”

“能告诉我吗?”

“范复粹。”

话音落下,王二与赵掌司便缓缓闭上双眼,他们需要休憩。

一个月前的太原府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

灾民成群,治安问题层出不穷。

原本的太原居民与这些灾民之间关系十分紧张,甚至发生过一些严重的冲突。

然而,一个月后的太原府城前多了一片不算高大的区域。

先前那些灾民全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内,开始建造房屋、构筑设施。

其中有些建筑颇具特色,例如紧挨城墙且用料坚固、规模宏大的火器局。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功能性建筑。

在这些建筑之外,便是灾民自行搭建的简陋住所。

起初只是草棚,如今已变成结实的木屋,至少能够遮风避雨。

对灾民而言,这已经是极大的幸事。

当然,这么多灾民中,自然也会混入一些投机取巧之人。

府兵们负责监督,第一次发现有人偷懒,他们选择不予理会;第二次会予以提醒;若到了第三次仍不改正,便会给予严厉警告。一旦确认身体状况良好却依旧拒绝劳动,还妄图继续享用官府提供的免费食物,那就别怪无法如愿。

这些人将被驱逐出太原府,至于后续是饿死还是沦为盗匪,就与他人无干了。

这种人根本救不了,朱慈烺不愿为此耗费精力。

天色渐暗时,一队人马从南城门进入太原府。

在天雄军的护送下,他们显得有些拘束。

“赵掌司,总算等到你们了!”许褚在城门口迎接。

赵掌司与许褚并不熟悉,最多也就是在军营见过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