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抵达开封府城(1 / 2)

退朝之后,朱慈烺往东宫方向而去。

“太子,此举太过鲁莽!”

曹彰紧随其后,不断劝诫。

仅这一句话,便听得他心头烦闷。

“曹伴伴,够了,我让你带我去神机营,可不是让你在这里唠叨的。”朱慈烺冷然说道。

曹彰长叹一声,最终选择了沉默。

事情发展到如今,圣旨已下,再无回旋余地。

临行前,朱慈烺挑选了一千名亲兵,又从神机营调拨了五千人马。

亲兵统领许诸已至朱慈烺面前。

“末将许诸,叩见殿下。”

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来到朱慈烺近前,恭敬行礼。

“起来吧,此次出征,全靠许统领护佑。”

许诸闻言大惊,连忙谦卑道:“殿下过誉,此为职责所在,有我在,殿下安危无忧!”

随后,朱慈烺与许诸一同点齐了五千人马及一名参将。

神机营总计十万之众,乃是守护京城的最后防线。

皇帝父亲竟拨出了五千精锐,这待遇,对朱慈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关怀。

...

没过多久,大军便启程了。临行之际,皇帝亲自为他们送别,文武官员站在路旁高呼亡国。

“孩儿啊,这一路上定要万分小心!”

皇帝并未多言,作为亡国,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巨大的波动。

但那眼神中的关切,朱慈烺看得分明。

朱慈烺坚定地说:“父皇,请您放心,儿臣必定为您赢得一场大捷!”

李自成攻陷洛阳,满洲军队离北直隶仅百里之遥。

城中百姓惊恐不安,见到太子亲征,全都情绪高涨,在街道两侧仰望皇家威仪。

直到大军离开京城,朱慈烺才得以舒展筋骨,靠在自己的马车内。

多年来困于京城,朱慈烺早已按捺不住。

每天听闻流寇攻占何处,满洲铁骑又侵入哪里,而自己却毫无作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庸臣提出议和安抚之策,多年过去,依旧无果。

朝廷昏庸无能,百姓深受其害,而那些大臣只顾敛财。

这次,朱慈烺终于有机会有所行动了。

想到这里,他唤出了系统,看着屏幕上代表两千戚家军的卡牌。

【是否使用?】

“用。”

脑海中的提示音结束后,卡牌也随之消失。

就在此时,许诸与二品参将周兵急匆匆地来到朱慈烺的马车旁。

外面突然一阵喧嚣,周兵大声下令布阵。

曹彰跃上马车,焦急地道:“殿下,有敌人来袭!”

“敌人?传令下去,所有人都不得轻举妄动!”朱慈烺已心中有数。

他迅速下了马车,观察四周的部队。

每个士兵手中虽握着火铳,但那姿态宛如拿着扫帚一般。

他们神情慌乱,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杂乱无章地聚集在一起,完全不像有组织的样子。

许诸手持大刀,带领五百亲兵将朱慈烺的马车团团围住。

另外五百亲兵则分散在神机营内。

除了亲兵尚显整齐,神机营的士兵就像一锅沸水,毫无章法可言。

“这样一支队伍,难怪大明会覆灭。”朱慈烺叹息道。

所谓敌袭,就在前方。

一支两千人的队伍正缓缓逼近,步伐如潮水般整齐,手持刀剑与盾牌,沉稳有序地行进。他们的气势迫人,冷漠的面容中透着浓烈的杀意。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戚家军,所向披靡,亡国如草芥。单凭这种压迫力,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

参将周兵目瞪口呆:“天啊,这是哪支军队?怎么如此整齐?”

许诸神情凝重:“他们经历过真正的战场,目光冷冽,杀气十足。”

朱慈烺站在一旁,疑惑地问:“许统领,若与他们交战,我们有几成胜算?”

许诸面露难色:“顶多半成……还能全身而退。”

“可我们有火铳,他们仅靠刀剑。”

许诸拱手解释:“殿下有所不知,我们的火铳只能使用一次,重新装填耗时漫长。而且,它的有效射程不过五十步,在敌人近身之前,我们就得面对短兵相接的厮杀,那时绝无胜算。”

朱慈烺点头表示理解,随即从马车跃下,径直走向这支队伍。

“殿下不可轻举妄动!”许诸与曹彰连忙上前。

“你们瞧瞧,这支部队的装束,来自何处?”

许诸愣住,犹豫道:“是大明的士兵,可我们大明怎会有这般精锐?”

明末时期,确实有过一些威名远扬的部队,比如秦良玉的秦军、祖大寿的关宁铁骑,这些都曾与八旗军正面抗衡。

然而,前者在川蜀,后者在山海关与清军对垒,绝不可能出现在此地。

这也是许诸惊恐的原因,因为太子就在他们身后。

万一太子遭遇不测,他们定会受到责罚。

朱慈烺淡然一笑,继续向前。

许诸、曹彰和周兵护在太子身前,随后,一件令他们头皮发麻的事发生了。

“戚家军将领戚大叩见太子!”

“叩见太子!”

刹那间,数千人齐齐跪拜,声音震天,整齐划一,仿佛出自同一人之口。

许诸听得“叩见太子”四字,心头震颤。

方圆十里的尘土被卷起,那是两千人同时跪拜所致。

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让许诸连连后退,强大的威压让他哑口无言。

一种凛冽的杀气弥漫四周,令人不寒而栗。

周兵早已汗流浃背,后背全湿,而朱慈烺却如无事之人,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