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星火燎原(2 / 2)

何匪盯着那串数字,突然感到腰间的水壶微微发热。他猛然醒悟:\"这是那些太空屏障的共振频率!元初号在最后时刻发现了突破方法!\"

整个指挥中心沸腾了。何匪立即下令组建专项小组,开始研制能够发射特定频率的导航装置。与此同时,\"启明号\"的建造进度加快了三倍,工人们轮班作业,确保飞船能在六个月内完工。

三个月后的深夜,何匪正在审阅\"启明号\"的最终设计方案,侍卫突然慌张地闯进来:

\"摄政王!科学院遭袭!\"

当何匪赶到时,科学院主楼已经陷入火海。消防员正用原始的水泵灭火,但魔力时代结束后的城市,连基本消防设施都成了问题。

\"是蓄意纵火。\"安全部长灰头土脸地报告,\"有人破坏了储能罐,我们损失了三分之二的研究资料。\"

何匪的目光扫过废墟,突然注意到什么:\"星核碎片呢?\"

\"安全!\"首席科学家抱着一个金属箱跑来,\"十二枚碎片都在,我们一直贴身保管。\"

何匪接过箱子,指尖传来熟悉的刺痛感。他打开一条缝隙,蓝光映照出地上的一串脚印——那些脚印带着与皇宫走廊相同的蓝色液体,一直延伸到黑暗的小巷深处。

\"全城戒严。\"何匪的声音冷得像冰,\"查清楚这些'东西'是什么。\"

接下来的调查让所有人毛骨悚然。通过残留的监控影像,安全部发现纵火者形似人类,但动作僵硬得不自然。更可怕的是,他们在高温中不会燃烧,受伤时流出的不是鲜血,而是那种诡异的蓝色液体。

\"生化机器人?\"安全部长提出假设,\"某种远古文明的遗留物?\"

何匪没有回答。他独自来到禁室,将星核碎片放回台座。晶体刚一就位,整个环形装置突然自动旋转起来,投射出一幅新的全息图——这次显示的是一颗陌生的星球,表面布满蜂巢般的结构。

\"这是哪里?\"何匪下意识问道。

晶体没有回应,但全息图切换成了这颗星球的近景。何匪看到无数人形机械正在流水线上组装更多同类,而它们的能量核心...赫然是缩小版的星核碎片!

\"原来如此。\"何匪冷笑,\"守望者不是唯一的'管理员'。\"

他立即返回指挥中心,召集核心团队开了个秘密会议。当何匪展示出全息图时,首席科学家的脸色变得惨白。

\"另一个播种者文明?这...这解释了很多事。那些太空屏障,元初号的遭遇,现在的纵火...\"

\"它们不想让我们继承任何遗产。\"何匪总结道,\"无论是守望者还是这些机械,都在用各自的方式阻止人类进入太空。\"

\"那我们...\"

\"我们走自己的路。\"何匪调出\"启明号\"的新设计方案,\"放弃所有基于星核技术的设计,完全使用我们自己研发的冷核聚变和引力推进。\"

这是个冒险的决定。放弃星核技术意味着能源效率降低70%,飞船载重必须大幅削减。但好处是——那些机械敌人将无法预测人类的行动模式。

计划启动后,何匪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他吃住在造船厂,与工程师们一起解决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当第一台完全独立于星核技术的引力引擎成功点火时,整个团队欢呼雀跃。

\"启明号\"完工那天,何匪站在发射塔下,仰望着这艘银白色的飞船。它比\"元初号\"小了一半,外形也更加简洁,但每个零件都凝聚着人类自己的智慧。

\"摄政王,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首席工程师突然问道,\"为什么守望者要给我们三年期限?如果真想阻止我们,大可直接收回所有星核能量。\"

何匪望向星空:\"也许...这不是守望者给我们的考验。\"

\"那是?\"

\"是我们给自己的证明。\"何匪轻声道,\"证明人类不需要任何外力,也能在宇宙中立足。\"

发射倒计时开始。\"启明号\"将搭载五名志愿者,携带人类文明的种子——不是魔力科技,而是最基础的物理法则、数学原理和哲学思想。

\"...三、二、一,点火!\"

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启明号\"腾空而起,尾部喷出金红色的火焰——这是纯粹化学推进剂的颜色,与魔力晶的蓝光截然不同。

何匪看着飞船逐渐变成一颗明亮的星辰,嘴角微微上扬。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待,人类已经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摆脱依赖,找回自我。

皇宫塔楼上,何匪再次取出那个水壶。里面的蓝光几乎消失了,但当他对着火星方向举起时,壶身突然微微发热,仿佛在回应远方的呼唤。

\"我们会来的。\"何匪轻声说,\"不管路上有什么。\"

夜风吹过,塔楼下的城市灯火稀疏。这是个人类文明最黑暗的时代,却也是最充满希望的时代——因为他们终于学会了不靠魔力晶也能发光发热。

而在肉眼看不见的深空,\"启明号\"正载着这团星火,坚定地驶向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