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去摆摊(2 / 2)

恐怕她也不一定能张开这个嘴来,一时间妯娌两个都开始紧张了起来。

没想到这安慰人的话还会适得其反,刘宁有些懊恼,早知道她就不说了。

到时候她一喊起来,嫂子们自然也就慢慢适应了。

到县城后,他们在一家卖粮食的铺子前头停了车。

这条街道的店铺不算多,其中有两三家是卖吃食的,他们是不好过去的。

要是往茶叶铺子或者酒铺去,又怕人家出来驱赶。

这个粮铺的掌柜,刘家兄弟之前打过交道。把摊子支在这里,想必对方也不会说什么的。

刘长福想了想,还是决定等会儿去里头说一声,以免人家不给摆,那场面就不好看了。

卸下车上的东西后,几人这才发现没带筷子。

毕竟是头一回出摊,考虑不到的地方也是有的。

刘长福就往一家杂货铺子里买了二十双,并在店里借水清洗了。

回来后,他就让马氏先拌出一碗面来,他给这粮铺掌柜的送一碗去。

出来时,他笑眯眯的,很显然,这家掌柜的是同意了。

外头等着的三人也放心了不少,这个位置不错,一般来往县城的人基本都会经过这里。

刘长福将桌子搬放在廊下,食材一一摆放到桌上后,就赶着驴车走了。

这里毕竟是路口,驴车不好在此久停。

小陈氏将招牌幌子支了起来,用绳子绑在了桌腿上。

接着,三人便开始望着大街出神了。

不时有来往赶集的人,往她们这里打量一眼。

却又头也不回的离开。

刘宁试着喊了一下,可有不见有人过来买的。

有一个妇人倒是好奇的来看了看,问过价钱后,她朝着三人翻了个白眼,扭头就走。

妯娌两个尴尬地对视一眼,不知道是不是这价格要的不合适。

刘宁也有些怀疑她们的价钱是不是定的高了。

一碗七文钱,应该不高吧?

这还是刘长寿帮着定的价呢。

他说县城里的阳春面还要五文钱一碗呢,这加了许多辣椒油和花生米的凉面多收两文钱并不过分!

刘宁上回和自家三哥来吃的馄饨是十五文一碗,不过里头多少有些肉在,所以没啥可比性。

太阳渐渐的上来了,几人被晒的不行。

小陈氏和马氏就合力把桌子又往廊檐底下挪了挪。

刘宁看着越来越多的赶集人,到底还是不甘心,于是又开始吆喝了起来。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酸酸凉凉,香辣可口的凉面嘞!各位大哥大姐、叔叔婶婶都过来瞧一瞧吧!”

轻轻脆脆的童音,在这喧哗不断的大街上显得格外的好听。

有个大汉擦着脑门上的汗水凑过来道:“这卖的是啥面?真是凉的?”

小陈氏刚才听见刘宁喊话,就激动不已,脸面也涨的通红。

仿佛那话是她自己喊出来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