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爹却不以为然地道:“我不需要这兔崽子给我养老,仙儿今年才三十二呢,等她进了门,就再给我生个儿子,将来由我小儿子给我养老送终!”
这下,就连那些劝着他们不要分家的长辈都没话说了。
你这小儿子的影儿都没呢,就当着现在唯一的儿子说这种话。
但凡是有些脑子的,都说不出口。
好歹先应下来,至于要不要续弦的事,等儿子气消了再慢慢说嘛。
你自己要作,旁人可就没办法了。
这该说的也说了,该劝的也劝了。
胡老爹却依旧这么油盐不进的。
最后,由胡家的一众长辈见证着分了家。
胡有良自然是分不到啥好东西的,田地胡老爹死活都不肯给,最后被一众长辈指着鼻子,才勉强给了五亩的旱地,水田那更是一亩都没给。
粮食只给了够吃到来年春种的。至于秋收前儿子、儿媳要吃啥,胡老爹可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至于牲口和银子,那就更是不用提了。
胡老爹听人提起银子来,就装模作样的诉苦说家里的钱都被妻子看病花光了,现在还欠着钱呢。
周围有那看不过的,就让他说说欠了谁家的钱,说出来也让大家伙听听,胡老爹红着个老脸,支支吾吾的,半天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虽然没分到好田地,也没有银子和牲口,不过胡有良人也勤快,媳妇儿虽说不像妹子一样能干,却也不是那懒婆娘。
两口子勤勤恳恳的开荒种地,胡有良更是闲了就去县城里找活计干,这几年下来,家里情况也改善许多了。
去年胡氏回娘家后,来家说,她大哥都开始抓猪娃子养了呢,可是把老刘家人给羡慕了一阵子。
村子里能养猪的人家条件一般都不会太差,猪都比较能吃,即便是给它们吃些野菜米糠,那也得有才成。
一只猪崽子更是要四五百文才能抓的回来。
像是老刘家,也就刘长福他们小的时候家里养过几年猪,等后面他们大些了,家里开始攒钱给他们兄弟几个娶媳妇儿,这都有十来年没养过猪了。
听完胡家的故事,赵氏不禁轻轻地吁出一口气来,仿佛心中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微微低下头去,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语道:“我日后啊,可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死死地盯着二嫂瞧了。”
闻言,刘长安十分直男癌的评判着自家媳妇儿:“你这人其实啥都挺不错的,温柔贤惠又持家有道,但就是有那么一点儿小心眼儿。总喜欢琢磨那些莫须有的事儿。”
赵氏一听这话,气得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她猛地伸出手去,一把揪住刘长安的耳朵逼问道:“说谁呢你?有本事你再说一遍?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
刘长安哪里还敢嘴硬,只觉得耳朵被揪得生疼,连忙连声求饶道:“哎呦!哎呦!我错了娘子,都是为夫一时糊涂说错了话,你大人有大量,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我保证以后绝对不再犯这样的错误啦,求求你快松手吧,哎呦……疼死我喽!”
就这样,小夫妻俩吵吵嚷嚷的进了赵家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