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丹噬原理(1 / 2)

其实,在唐鹤童心里,「丹噬」绝对不是如此不便之物。

要知道,即便是门内「丹噬」集大成者的门长唐炳文,凝聚「丹噬」炁团也是需要时间的。

尽管,唐炳文用得这个时间很短,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这个迟滞的时间,也是无法彻底忽略掉的。

因此,这次正面战场上面,不仅唐鹤童没有试图动用「丹噬」,连门长和精通丹噬的十叔唐影轩,也都没有利用「丹噬」战斗的意思!

随着具现的功法异术,给自己灌输的信息越来越多,唐鹤童对于功法异术的了解也是越来越深入。

表面上,功法异术能够达成千变万化的效果,看上去是真炁行走于人体不同经脉穴窍之间的反应。

实际上,还是因为功法异术在创立之初,就已经确定好的立意了!

就拿唐鹤童具现出来「潜渊三式」举例。

第一式的「潜渊藏息」之中,能够让皮肤模拟鱼鳃分离水中氧气,从而建立起特殊呼吸方式的行炁路线,并不是他受创的。

不仅在「三川四渎门」的「避水法」、「龙王庙」的「金鳞功」和疍民的「走波劲」里面,都能够看到类似的行炁路线。

基本逃脱不了,炁走绛宫,上坎宫,过手三阴脉,转炁于悬枢、至阳、长强三穴,这一个路线。

表现上面差异,也不过是真炁性质的不同和存息时间长短不一造成的。

第二式「潜渊翻浪」之中,也有差不多近三成的行炁路线,跟各门各派不同版本的「劈空掌」行炁路线相似。

多是以离宫引炁,过手三阳脉,小天星发力,转炁于阳谷、后溪、少泽三穴。

因为行炁简单的原因,所以「劈空掌」对于各门各派都算不得是什么秘密。

即便是最为末流的门派,都有可能开发出来配合自家功法的「劈空掌」版本。

就像是同样在璧山附近活动的「盘山门」,人家立门的「盘山十八掌」就是从大概一百多年前,「盘山门」祖师根据自身学习杂七杂八的功法,统合后推演出来的「劈空掌」版本。

「盘山门」经常跟「唐门」外门交流武学,所以「唐门」人大多数对「劈空掌」一类的手段,不要太熟悉了。

即便唐鹤童不动用「崩玉」,他也有把握自己可以快速入门「劈空掌」。

并以这种炁劲离体的手段为基础,开发出来各种各样威力不算薄弱的进阶用法!

只不过,在他现在的眼界里面,「劈空掌」已经排不上号了。

毕竟,「劈空掌」的真炁利用效率属实不高。

这也是为什么,「崩玉」具现出来的「潜渊翻浪」里面,只有三成的行炁路线跟「劈空掌」类似。

其余超七成的部分,都是经过「崩玉」合理优化过的。

第三式「潜渊游龙」就更不用说了,这门异术中近六成的行炁路线,都跟疍民的「走波劲」相似。

毕竟,想要达成同样的效果,且使用环境差不多的情况下,行炁路线接近是非常正常的。

唯一区别就是,疍民的「走波劲」是让炁劲附着于体表,形成一种不断翻涌的波浪。

而「潜渊游龙」则是利用螺旋推进原理,把体表炁劲构造成快速旋转的螺旋模式,保证他可以快速在水下移动!

讲道理,即便是大伯东方明净拿到「潜渊三式」的第一时间,也没有马上入门这第三式。

就是因为,这种规律恒定的螺旋运动模式,非常难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