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秦俑心脉(2 / 2)

\"墨家...地窖...\"女子突然睁眼,抓住他手腕的力道大得惊人,\"兵俑的...心脉...\"她咳出带着青铜碎屑的黑血,瞳孔开始泛出机械般的冷光。窑外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子奚透过裂缝看见上百个陶俑正在雨中行进——每个胸腔都敞开着,露出暴雨也浇不灭的青铜火焰!

陶窑的夯土墙被雨泡得发软,子奚的后背能感觉到墙体的颤动。怀中的女子突然抽搐,指甲深深抠进他胳膊,在皮肉上划出带血的齿轮印痕。

\"醒醒!\"子奚拍打她的脸,掌心沾到冰凉的青铜粉。女子脖颈后的河图刺青正在渗血,缺失的徐福方位处鼓起个肉瘤,里面有什么东西在跳动。

窑外传来陶俑列队的\"咔嚓\"声。子奚从墙缝窥见领头的将军俑正在转头,脖颈处的陶土裂开,露出底下青铜转轴。那俑人的足底粘着大块珊瑚,随着步伐在泥地里印出归墟浪花纹。

\"去地宫...核心...\"女子突然睁眼,瞳孔变成齿轮状的同心圆,\"墨家...非攻...\"她扯断颈间红绳,坠着的半枚青铜钥匙掉进子奚掌心——钥匙齿纹与函谷关城墙的暗锁完全匹配。

陶窑顶突然塌下一块,暴雨裹着黑油灌进来。子奚抱起女子撞破后墙,锁链缠住老槐树荡向山腰。身后传来陶俑手臂穿透土墙的闷响,青铜齿轮的摩擦声混着海啸般的轰鸣。

\"往北...渭水...\"女子气息越来越弱,手指在子奚胸口画出个残缺的河图。他踩到块松动的山石,石缝里卡着片写满小篆的竹简——简面被黑油浸透,依稀能辨\"徐福献俑\"的字样。

山腰处突然亮起火光。二十个工匠打扮的人正围着熔炉忙碌,炉中烧的根本不是陶土,而是成堆的青铜齿轮!子奚的锁链绞住望风的守卫甩向熔炉,飞溅的铁水在空中凝成相柳的虚影。

\"什么人!\"老工匠的陶刀劈来,刀锋上的珊瑚碎屑划破子奚衣袖。他格开刀刃时看清对方围裙上的纹路——那根本不是染坊花样,而是微缩的骊山地宫结构图!

熔炉突然炸开,数百枚烧红的齿轮天女散花般迸射。子奚用锁链卷起铁毡当盾牌,烧红的铁屑在毡面烙出归墟星图。老工匠趁机钻进密道,子奚追进去时被蒸汽灼伤眼角——这哪是什么密道,分明是巨型兵俑的胸腔!

齿轮转动的轰鸣震得人牙酸。子奚在青铜腔体内左突右撞,指尖摸到内壁的刻痕——\"始皇廿六年制\"的铭文旁,赫然刻着徐福船队的龙骨编号!身后传来机关闭合的巨响,整个腔体突然倾斜,把他和昏迷的女子甩向黑暗深处。

落地时的剧痛让子奚眼前发黑。他摸到块潮湿的陶片,指腹传来的纹路令他浑身发冷——这是临淄帛书上的归墟海图!荧光渐起,成千上万个转动的齿轮悬在穹顶,构成了函谷关的星象图,每个齿轮轴心都嵌着南海珊瑚。

\"果然在这。\"老工匠的声音从齿轮阵传来。他站在青铜平台上,手中的陶勺舀起熔化的青铜液,\"徐福大人造的可不是陶俑,是能打开归墟之门的...\"

子奚的锁链绞碎袭来的齿轮,链环刮到老工匠的陶勺,溅起的铜液在空中凝成个船锚形状。女子突然惊醒,腕间脉纹暴长成青铜锁链,与子奚的锁链绞成双股:\"墨守机关...在艮位!\"

两人同时甩出锁链缠住东北角的珊瑚齿轮。整个齿轮阵突然停滞,穹顶崩落无数陶土碎片,露出后面汹涌的地下暗河——河面上浮着三百具敞开胸腔的兵俑,每具俑人体内都亮着青铜火焰!

老工匠尖叫着跌入暗河,被兵俑的青铜手臂撕成碎片。子奚拽着女子跃上最近的兵俑,发现俑人足底用珊瑚粘着片帛书——正是临淄城中那份被篡改的徐福航海图!

\"徐福在俑阵里...\"女子咳着血,手指抠进兵俑的青铜心脏,\"留了后手...\"齿轮突然再次转动,暗河尽头的山体轰然开裂,露出半扇青铜巨门——门环上挂着的,正是徐福船队的残破风铃!

兵俑队列突然转向青铜门,子奚抱紧女子趴在俑人背上。腥咸的海风扑面而来,门缝里渗出的黑油在河面凝成相柳虚影。女子腕间的脉纹突然暴长,青铜锁链不受控制地刺向自己心口:\"快...挖出玉琮...\"

子奚的手穿透她胸膛时,摸到了冰凉的青铜齿轮。玉琮取出瞬间,整个俑阵突然停滞,三百具兵俑同时转头望来——它们的陶土面容正在龟裂,露出底下与子奚一模一样的青铜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