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晋铎惊雷(1 / 2)

第二卷:九鼎迷踪(春秋战国)

第六十九章:晋铎惊雷

子奚的左眼仍在灼痛,荆山矿坑的潮湿阴冷渗进骨髓,他低头看着掌心那半块玉琮碎片正泛着微弱的青光,与他瞳孔中的神树纹路呼应。远处,矿道深处传来锁链断裂后的余音,像某种巨兽垂死的喘息。

\"还差最后一块……\"

他攥紧玉琮,指节发白。矿坑外,天色已暗,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随时要砸下来。风卷着沙砾刮过裸露的岩石,发出细碎的呜咽声。子奚的衣袍早被汗水浸透,此刻贴在身上,冷得像铁甲。

他迈步走出矿洞,靴底碾过碎石,发出\"咯吱\"的声响。远处山道上,几个樵夫正挑着柴捆匆匆赶路,没人注意到这个满身尘土的独眼男人。

子奚摸了摸腰间的越王剑剑格上的眼珠已经闭合,剑身黯淡无光,像是耗尽了力气。他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掏出那卷《归墟志》残篇。竹简上的墨迹被水汽晕开,但末尾那行字仍清晰可辨: \"晋阳宗庙,铎鸣惊雷。\"

晋阳城的宗庙建在城北的高台上,黑瓦朱柱,檐角挂着青铜风铎。子奚站在庙前的石阶下,仰头望去那些铜铎在风中轻轻摇晃,却诡异地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不对劲……\"

他眯起左眼,瞳孔中的青光微微闪烁。常人看不见的视野里,每只铜铎的铎舌都缠着细密的青铜菌丝,像蜘蛛网一样连接着檐角的青铜镜阵列。那些镜子并非用来反射阳光,而是将某种无形的能量导入地下。

子奚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他上一次来晋阳,还是七十年前那时晋国尚未三分,宗庙的铜铎声能传遍整座城池。而现在,这里安静得像座坟墓。

庙门\"吱呀\"一声开了一名穿着麻布短衣的庙祝探出头,浑浊的眼珠上下打量着子奚:\"这位先生,宗庙今日不迎客。\"

子奚没说话只是从袖中摸出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钱,那是战国时期晋国的布币,正面刻着\"晋阳\"二字。庙祝的眼神一滞,喉结滚动了两下,缓缓让开了路。

\"请进\" 宗庙正殿阴冷昏暗,香炉里的线香早已燃尽,只剩下一截灰白的残梗。子奚的目光落在殿中央的青铜大铎上那铎足有半人高,铎身刻满铭文,但细看就会发现,某些笔划被刻意改过,扭曲成诡异的蝌蚪状。

\"这铎……什么时候铸的?\"子奚低声问,庙祝佝偻着背,声音沙哑:\"三年前,范氏家主献的。\"

子奚的指尖轻轻抚过铎身。触感冰凉,但深处却隐约传来脉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铎内蠕动。他忽然按住铎柄底部那里有一处不起眼的凸起。

\"咔嗒。\"

一枚青铜星象钉被他抠了出来。钉尖沾着暗红色的锈迹,仔细看,那根本不是锈,而是干涸的血痂,庙祝的脸色突然变了:\"你、你不能\" 子奚没理会他,指腹摩挲着星象钉上的纹路。那是北斗七星的排列,但勺柄方向完全颠倒在星象学里,这叫\"斗柄指阴\",是大凶之兆。

\"范氏……果然和共工氏有勾结。\"

殿外忽然狂风大作,檐角的铜铎终于响了却不是清脆的金属声,而是一种低沉的、仿佛从地底传来的嗡鸣。子奚的左眼骤然刺痛,视野里,那些青铜菌丝像活物一般蠕动起来,顺着铜镜的光路钻入地下。

\"轰!\" 整座宗庙剧烈震动,地砖缝隙里渗出暗蓝色的液体,像是被稀释的青铜熔浆。庙祝尖叫着跌坐在地,手脚并用往后爬:\"妖、妖术!\"

子奚一把按住越王剑,剑格上的眼珠猛然睁开!剑身\"嗡\"地一声震颤,鱼鳞纹路层层翻起,竟将靠近的青铜菌丝尽数斩断,但已经晚了地砖\"咔嚓\"裂开,一道碗口粗的青铜锁链破土而出,链环上刻着与荆山矿坑一模一样的符文!锁链如巨蟒般朝子奚横扫过来,他侧身闪避,锁链擦着衣角砸在香炉上,铜炉瞬间四分五裂。

\"果然……晋阳地底也有祭坛!\"

子奚纵身跃上供桌,一脚踢翻青铜大铎。铎身\"咣当\"倒地,铎面磕出一道裂缝,暗红色的锈迹簌簌剥落露出底下隐藏的文字。

那是吕不韦的亲笔密令: \"借晋铎之鸣,引地脉之气,饲相柳之魂。\"子奚的瞳孔骤然收缩,\"原来如此……范氏献铎,是为了用晋阳的地脉喂养相柳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