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他们只是老实巴交的农户,对外面的事还真是一知半解。
能把猪养好已经不容易,真不敢再做其他的打算,这不,很多人都抱着观望的态度在那里说着此事。
“有关于羊羊的事,我看,咱们还是再等等吧!”
“确实得再等等,毕竟顾家别看他们家有那么一群羊,那还不是这十来年积攒下来的吗?
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有那么多,而且他们家也就是这一两年会时不时的卖上那么一两只,就这个卖法,咱们可等不起。
要知道咱们没有他们家的那个能力,也不敢似他们家那样赌上家底,思来想去我看还是算了吧!”
“唉,谁说不是,而且我可是听说,三叔家的几个兄弟,每家也只是抱养了两只小母羊,等回头要揣仔的时候,还得找顾家兄弟帮忙,要不然也没有办法挣卖羊的钱。
更不能养了母羊就直接卖,想挣卖羊的钱他们兄弟几个人至少得等三年。
就这三年,不说多了,最初的这两头小羊羔的钱,咱们一来一回都不知道能买几头小猪仔了,更别说卖几头大肥猪了。”
“要不怎么说,还是养猪划算一些,毕竟咱们都知道该怎么养,该怎么伺候,同样也知道该把猪卖给谁,相对来说也容易一些。”
“还真是,不过前不久听顾家兄弟说,养猪虽说挣的是比养羊少,可是也得精心伺候,万万不能不上心。
听他说,有的地方猪都闹病,而且还是一死死一大片。”
“这么厉害?”
“嗯!”
“要是真如他说的那样,以往他们家怎么养猪,咱们就怎么养。”
“别说,这个办法不错。”
“还真是,话说他们家养的猪,咱们这十里八乡还真找不出第二家,还真是如此。”
就这样,孙家湾在顾家有意无意的带动下,村里大部分人家都跟着养猪,而且养的有声有色。
以至于到后来,周边很多村子见孙家湾因为养猪,家家户户都富了起来,也跟着养猪,即便养猪的方法一样,可是也不知道因为什么问题,每年都有那么几家的猪不明不白的死了,又或者养的猪不如孙家湾乡亲们养的肥。
其实这事别人搞不懂,就连孙家湾的乡亲们也不太清楚,即便有人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倒是每当有人提起怎么养猪的事,孙家湾的乡亲们就会说。
“想把猪养好,那就当祖宗养。”
一听这话,很多人都会说,
“一群不孝子孙,竟然把畜牲比做祖宗。”
有人甚至在那里破口大骂都没用,任谁也妨碍不了孙家湾的乡亲们,依旧如火如荼的在那里伺候着家里的每头猪。
要是有谁来孙家湾,恰巧看到乡亲们喂猪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孙家湾的乡亲们实在是在养猪这方面,简直比伺候祖宗还要上心。
以往只是听说,等亲眼看到后,不信都不行。
更不要说,村子里还有那些八婆,从刚开始东家长西家短,到现如今到处打听,那个村子里养的猪羊是否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养猪比他们还厉害。
如果对方很厉害,那是不顾一切都要打听出来。
要是一旦有问题,哪怕这家人把闺女嫁到那个村里,或者是谁家有亲戚在哪个村里,都不能踏出孙家湾一步。
在她们的眼里,村里的猪和羊那是比她们宝贝儿子,或者是宝贝孙子还要重要。
以至于后来周边好几个村子发生了鸡瘟,孙家湾都没有。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他们的严防死守,要不然孙家湾也不能避免。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她们在,并且因为她们的大嘴巴,在听到周边发生鸡瘟后,身为里正的孙志文赶紧的跑回家,拿起家里铜锣,满村的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