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青铜归位(2 / 2)

土夫子自传 涧潭 1772 字 10小时前

老周突然抓住我的肩膀,指甲几乎掐进肉里:\"看水里!\"

黑水表面浮现出动态画面:1976年的墓室里,七个穿的确良衬衫的人正围着青铜鼎。顾瞎子站在最前面,手里捧着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当子时的梆子声响起时,七个人同时将右手按在鼎耳上——他们的无名指早已被齐根切断。

画面突然扭曲。鼎内的黑水沸腾翻滚,小吴的骨瓷右手突然抓住我的手腕。他的瞳孔已经变成玉琮的网格状,声音像是从地底传来:\"该你了......非攻血脉......\"

墓室四壁的玉琮同时射出光束,在穹顶交汇成北斗七星。天权星的位置,那块老式怀表的玻璃罩\"啪\"地炸裂,指针开始逆向旋转——三点十五分、三点、两点四十五分......

随着指针回拨,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五岁那年误入父亲实验室,看见他往收音机里嵌入青铜片;十五岁在岐山地宫墙上的血手印旁发现半截无名指;直到此刻才明白,那些都是准备好的\"钥匙\"。

小吴的骨瓷右手突然插入自己胸口。没有鲜血,只有青灰色的碎渣簌簌落下。他从胸腔里掏出一块跳动的青铜,形状竟与北斗卫星的太阳能板完全一致。

\"当——\"

怀表指针停在1958年7月15日3时15分。

整个长江流域的地脉在这一刻震颤。

第三节 血脉共鸣

怀表的玻璃碎片簌簌落下,表盘上的裂痕恰好将北斗七星分割成两半。小吴的胸腔敞开着,那颗跳动的青铜心脏发出92.4mhz的电磁嗡鸣,震得墙上的青铜板泛起涟漪。

老周突然举起搪瓷缸,将半缸黑水泼向穹顶的玉琮阵。水珠在空中凝结成青铜色的冰晶,撞上玉琮的瞬间,十二节纹路同时亮起。光束交织成网,将我们三人笼罩其中。

\"接着!\"老周把1976年的勘探图塞给我,自己掏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青铜钥匙——正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残件,\"插进鼎耳的虎口!\"

我踉跄着扑向青铜鼎。鼎耳上的蜡化人手突然暴起,五指如铁钳般扣住我的手腕。皮肤接触的刹那,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1985年夏夜,父亲在实验室用青铜刀划开我的食指,将血滴进收音机;

1999年暴雨夜,顾瞎子将半块玉琮塞进我右眼时诡异的笑容;

2010年发射场,七个穿防护服的人将青铜枝装入卫星时的电磁异响......

\"就是现在!\"老周的吼声撕开裂帛般的记忆。

我咬破舌尖,血腥味激得灵台清明。三星堆的青铜钥匙精准插入鼎耳虎口,鼎腹应声开裂,七块喉骨鱼贯而出,在空中拼成北斗七星。每块骨头上浮现出《少年科学画报》的刊号:1958、1976、1985、1999、2006、2010、2023。

小吴的青铜心脏突然爆出强光。他的骨瓷右手插入自己眼眶,抠出那颗玉琮化的眼球,生生按进我的右眼!

剧痛中,我看到长江流域的地脉在发光。七大遗址的地下,七尊青铜人像缓缓转身,手中捧着的正是不同年代的杂志:良渚的捧着1958年创刊号,三星堆的举着1985年7月刊......

墓室穹顶突然透明如镜。

同步轨道上的北斗卫星正在变轨,太阳能板反射的阳光聚焦在长江入海口。沸腾的江水中升起一座青铜碑,碑文是无数张《少年科学画报》的封面熔铸而成。

\"这才是真正的传承!\"老周的声音忽远忽近,\"七十年代勘探队发现的不是古墓......是活着的祭器!\"

我的右眼突然能看穿时间。1958年的实验室里,父亲往我血管注入的青铜纳米颗粒;1999年三星堆祭祀坑中会呼吸的青铜面具;此刻在太空中生长的青铜树枝......所有线索在玉琮的网格视野中连成星图。

小吴的身体正在崩解。骨瓷碎片落进黑水,凝成七盏青铜灯,灯芯赫然是勘探队成员的喉骨。老周突然夺过我的手腕,用青铜钥匙划开动脉——

血珠没有下坠,而是悬浮着组成一行甲骨文:

以血饲器 以骨传声

整座地宫开始崩塌。青铜板上的杂志封面融化重组,变成新的预言:2010年12月刊的太空青铜树正在穿透国际空间站,2023年刊的封面是全身骨瓷化的我站在长江入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