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唐俊相中了曹伟才这个年轻人。
然而唐俊并未立刻开口,毕竟自己此行的任务还未完成。
贸然邀请或许会被拒绝,毕竟相比花旗银行的职位,一张未知的“大饼”显然不具吸引力。
婉拒曹伟才后,唐俊便打算休息。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连铁人也撑不住了。
次日下午,唐俊才从睡梦中苏醒。
叫酒店送来午餐简单整理一番,随后让曹伟才领路去首个目的地。
这是一家小型电子公司,主营磁带机业务。
由于经营不善,加之87年股灾影响,公司已濒临破产边缘。
老板不仅是磁带机公司的经营者,还是华尔街一家风险对冲基金的负责人。
因此唐俊会在华尔街见到他。
来到华尔街,唐俊发现被誉为“世界金融心脏”的地方异常冷清。
路上行人鲜有笑容。
曹伟才苦笑着说:“唐先生,别说华尔街了,任何涉及金融的地方此刻都提不起精神!金门大桥那边天天像在赶集!”
“我的积蓄投入后被套牢,只能认亏止损。”
唐俊拍拍曹伟才肩安慰道:“凭你的能力,很快就能东山再起。”
“借您吉言!”曹伟才摇摇头说。
来到对冲基金大楼时,唐俊发现这里的所有前台都已撤离。
一直走到对方的办公室,看到一位头发凌乱的外国中年男子。
他似乎长期待在这里,浑身散发着难以形容的气息。
即使有人进来,他仍专注盯着电脑屏幕,毫无察觉。
直到曹伟才连续咳嗽几声,才引起他的注意。
“你们是谁?”男人疑惑地看着曹伟才和唐俊等人。
曹伟才无奈回应:“肖恩先生,几天前我们就约好了。”
“哦,想起来了,你们是打算收购我手里的磁带机公司的吧?”肖恩点点头明白过来,“请随意坐下,我的助理也走了,连泡咖啡的人都没了,抱歉!”
肖恩态度还算友善,但交谈时显得心神不定。
显然,他的注意力全在股市上。
唐俊笑着说:“没关系,我们是来谈生意的,不是喝茶的。”
“明白了,你打算出多少钱买下我的磁带机公司?”肖恩开门见山道,“如果价格合适,我可以整体转让给你!”
这家磁带机公司是肖恩父亲那一代留下的,但他本人并不热衷于此,管理交由职业经理人负责。
因此,出售这家公司对他来说并无太大心理负担。
通常这种成熟的技术企业收购都需要溢价。
但看来,唐俊的担心是多余的。
唐俊按正常市场价全面收购了肖恩的公司,包括设备和技术,并承诺重新雇佣原员工。
这类小型磁带机公司在美利坚不少。
唐俊相中这家公司的原因在于其技术总监,一名叫李兆的男子。
这位毕业于麻省理工的理工男,热衷于创新发明。
他的发明无法维持家人的生计,加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求职对他而言格外艰难。
最终,他投身于一家磁带机公司。
在唐俊眼中,这家公司唯一的亮点便是李兆。
因此,唐俊决定将其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