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拖延(1 / 2)

“没错。”

唐俊轻啜一口红酒。

贺维男爵点头说道:“真是年轻。

听说您十三岁便辍学工作,二十岁已崭露头角,成为洪兴集团的掌舵人,同时创立了巨兽集团……”

“如今更名为泰坦集团。”

唐俊全神贯注地补充道。

他知道,今晚的谈话将深刻影响他未来在香江的一举一动。

---

二战后六七十年代,全球掀起殖民地解放浪潮。

英吉利步入衰落期,进入“非殖民地化”阶段,解散了殖民地部门,相关人员并入外交部。

自此,英吉利开始考虑如何退出殖民地。

英吉利以精明闻名,其智慧不仅闪耀于殖民帝国的扩张,更体现在帝国的有序撤退中。

若说建立帝国依赖于时代机遇,维持帝国则需稳固制度与坚定意志,那么从容优雅地解散帝国,则堪称一门非凡的艺术。

英吉利从殖民地撤离的过程,经历了由被动退出向主动撤退的转变。

在内陆区域,英吉利先是推动自治政策,随后逐步引导至其他路径。

而面对沿海或岛屿上的港口与商业中心,在去殖民化的进程中采取了特殊策略。

这一安排的核心在于维系英吉利的传统利益。

因此,英吉利精心策划的撤退,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内部纷争:印巴冲突、中东领土争议、非洲种族矛盾,以及新马地区的诸多问题。

可以说,英吉利是历史上道德感最为淡薄的帝国之一。

早在七十年代,港督麦理浩北上考察后意识到,英吉利从香港的撤退已成定局,香港的未来被正式纳入英吉利的战略考量。

如何撤退,何时撤退,均已纳入法律框架。

简而言之,就是尽可能汲取这座城市的所有资源,将顶尖人才引入英国,逐步转移优质产业。

在房地产领域,港府出台了《郊野公园条例》。

香港可供居住的土地仅占总面积的7%,而保护区却占据了40%。

这一条例既保护了英吉利地产商的利益,也确保了本地地产商的收益!

通过这种方式,港府得以大量出售土地,同时增强中产阶级对政府的信任。

在工业方面,香港只能依赖英联邦获取重工业产品,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

当然,在撤退过程中,英吉利试图带走一些优秀的工业企业。

在香港所有企业中,特斯拉集团和泰坦半导体是最具潜力的两家。

至于塑料制品、玩具、钟表、服饰等轻工业,英吉利根本不屑一顾。

唐俊与廉政公署交锋后,英吉利方面突然注意到特斯拉集团生产的双层巴士在国际市场上的热销。

随即,他们对比了t1型双层巴士与本地巴士产品,结果显示t1型显着优于本土品牌,领先了一个时代。

此外,他们调查了泰坦半导体,发现其街机工艺同样超出市场主流水准一个时代。

因此,外相贺维男爵急于今晚会见唐俊。

英吉利深知,房地产不过是敛财工具,而先进重工业与科技才是国家命脉,能创造大量就业。

这是帝国衰落后急需的资源。

即便无法转移这些技术,英吉利也有办法破坏它们。

得不到的,绝不会留给香港。

当强国动用国力针对一家企业时,他们有的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