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理充满信心地答道。
……
次日。
《东方日报》:“公司医生韦理重返香江商界!”
《信报》:“亚洲投资公司成中巴第二大股东!”
《工商日报》:“中巴集团收购大战即将爆发!”
《中巴争夺战》
在香江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一位曾经淡出公众视线的人物突然回归。
他,就是前和记黄埔大班韦理。
如今身兼亚洲投资公司总经理的他,通过媒体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消息:亚洲投资公司已成为中华巴士的第二大股东,并将着手对其展开全面整顿。
这次收购行动的目标明确——使收购中华巴士的过程更为体面。
毕竟,任何行动都需要正当的理由作为支撑。
中华巴士虽为颜氏家族所掌控,但其经营状况却并不乐观。
从巅峰时期一路下滑的趋势中,不仅暴露出诸多问题,更有颜氏家族特有的管理风格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例如,颜成坤家族始终认为公共交通工具仅需满足最基本的运输需求即可,无需过多关注乘客体验。
这种观念导致了诸如车厢拥挤、环境恶劣等现象频发,直接影响了乘客的感受。
此外,颜成坤家族在股息分配上表现得极为保守,使得大量中小投资者难以获得应有的收益,进一步削弱了公众对该公司的信任感。
面对这些挑战,韦理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并提交至中华巴士董事会审议。
然而,颜成坤对此不屑一顾,拒绝采纳任何建议。
最终,韦理决定采取直接手段解决问题。
他宣布,亚洲投资公司将斥资约五亿港元,以每股37港元的价格购买1350万股中华巴士股票,从而将其持股比例提升至超过55%,实现对该公司的绝对控股。
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中华巴士的股价应声上涨,从原来的22港元迅速攀升至37港元。
不少持有该股的散户也因此看到了希望,相信能够借此机会在市场上卖出高价,实现资产增值的梦想。
港岛半山坚尼地道六十四号,颜家占地近两万八千平方尺的大宅内,气氛凝重,全家正神色严肃地商议对策。
亚洲投资公司虽起初籍籍无名,但实力不容小觑,尤其是曾担任和记黄埔主席的韦理,其“公司医生”的称号极有分量。
颜成坤有一女两子,均早被安排进入中华巴士董事会及管理层。
最小的儿子颜杰文,早在一九七六年便任董事。
尽管中华巴士由颜家与黄家共同创立,两家却因姻亲关系密切。
上世纪二十年代,香江巴士业尚未兴起时,颜家主营人力车,而黄家更为显赫,黄家当家黄屏荪不仅是英吉利铁行轮船公司的华人经理,还在两地社会游刃有余。
时过境迁,颜家后来居上,子女皆入中华巴士董事会,黄家与颜家的关系或许不再如从前般亲密。
中巴集团的股权分布中,颜家与黄家合计持有三成股份,恒记集团的“四叔”李肇基占有约一成,新昌地产的叶家持股五%。
换句话说,颜家和黄家只需争取恒记或新昌的支持,回购中巴集团股票以抵御亚洲投资的收购行动,绝非难事。
此刻,颜家别墅内。
颜成坤端坐中央,表面平静,内心却有些懊悔,觉得自己过于大意。
九巴收购战后,他本应立即加强家族的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