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格局(2 / 2)

邓肇坚沉思道:“巨兽集团背后定有人策划已久,意在施加泰山压顶般的压力,迫使我们妥协。”

雷觉坤急切地说:“先不管幕后是否有人操控,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人心……”

九龙巴士召开会议讨论收购事宜,并呼吁股东暂时忽略此次收购,直至完成资产评估报告。

中午时,九龙巴士再次声明:董事会建议股东谨慎评估,预计九巴每股价值25.2元,年底可能成立附属上市公司作最终决定。

声明还提到,根据公交条例,如公司拥有足够的场地用于车辆建造、维修及停放,则可出售物业,但未经财政司同意,不可将物业用于非公交相关用途,财政司不会无理由拒绝。

唐俊看到声明后,笑着对詹培忠说:“阿忠,看来雷觉坤慌了。

收购了多少股份?”

“老板,刚联系了司马祥他们,目前收购了3000万股,占28.36%。

雷觉坤在九巴的持股为26%。”

詹培忠笑容满面地说道。

“继续买进,直到资金耗尽为止。”唐俊再次指示。

“明白了,老板!”詹培忠点头回应,随即拿起电话。

下午,证券界人士认为巨兽集团的收购行为是健康的市场操作,预计巨兽集团收购九巴集团是为了囤积土地。

据业内人士透露,巨兽集团在蝴蝶湾、九龙、西环拥有大量土地。

巨兽集团的此次收购行动引发地产市场的广泛关注。

证券监理处针对巨兽集团收购九巴股权一事召开会议,副监理专员苗乐思指出,此次收购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因此不会发表任何声明。

同时,苗乐思提到,巨兽集团在股市开盘前已向证券监理处通报情况。

---

当天,九龙巴士股价一度达到15元,收盘价为14.2元,较前一日上涨3.9元。

巨兽集团詹培忠透露,此次收购投入资金达五亿零四百一十万,目前仍在统计收购股份的具体数量。

同一天,其他股票亦受到关注,恒生指数上涨43.96点,港股四大交易所总成交额突破10.54亿。

“阿俊,这次收购九龙巴士引起了不少议论,邓爵士那边你得亲自拜访,别伤了和气。”

当晚,霍英南致电唐俊,他与邓爵士及九龙巴士的几位元老关系密切。

九龙巴士的元老们始料未及唐俊动作如此迅速,整日里既气愤又无奈,一边发表声明,一边尝试通过非公开渠道调解。

他们联络了港英政府、证券监理处等机构,并请贺新与郭英男出面传话。

归根结底,收购九龙巴士离不开创始家族的支持,特别是仍健在的邓肇坚这样的人物。

身为香江太平绅士兼英国爵士的邓爵士,虽年事已高却热衷公益,为香港慈善事业捐赠颇多,声誉卓着,理应受到尊重。

遥553回忆二十年代,汽车逐步融入香江公共交通体系,相继涌现的巴士公司如九龙汽车公司、启德客车公司、中华汽车公司、香江大酒店巴士公司、香江电车有限公司及香江仔街坊福利会公共汽车公司等,彼此竞争异常激烈,行业整体处于无序状态。

那时,英吉利人虽未直接涉足此业务,但公共汽车作为替代人力黄包车的工具,其本地化运营特性并未改变。

相较之下,英资更倾向于其他更轻松的盈利途径,便让华资在此领域展开角逐。

至三十年代,迫于规范行业秩序的需求,港府决定推行巴士专营制度,将市场划分成港岛与九龙新界两大部分,分别交由两家巴士公司专营。

当时,出身于经营银号的邓志昂家族之邓肇坚,身为家族次子,人称“邓二少”,年纪轻轻便担任东华医院与保良局主席,并获封香江(abac)太平绅士,在港府有一定影响力。

港府的巴士专营权招标并不透明,最终结果是邓肇坚选择了发展潜力巨大的九龙和新界区域,获得该地区的专营权,而颜家创办的中华汽车公司则取得港岛的专营权。

随后,香江巴士行业迎来了一系列并购重组,九龙巴士和中华巴士应运而生,奠定了如今的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