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谁也没想到的事,寻常海船探查航道、敌情都是站在船首船尾了望,哪有在桅杆上建台子的?
也正因此,两人对林家这艘船的改造更加好奇了。此刻三艘船都停在岸边,几人上了船,立刻跑到桅杆下,抬头张望。
“这么小一个台子啊?真有用吗?”李牛看着桅杆顶上的小小木台,心里好奇得要命。那地方估计只够一人立足,除了看远处也没多大用处了。
而且桅杆可不低啊,到了海上更是摇摆不定,摔下来怎么办?
“这次出海,防备的就是海盗,站在最高点了望敌情非常重要。早一刻发现敌人,我们就能早一刻备战,取得先机。”程曦回答得理所当然。
其实在仔细观察过船只后,她就明白了中国古代的船舶为什么没有设置了望台的习惯了。
和西方的软帆不同,中国的海船使用的都是硬帆,帆面上横着固定一排排竹竿,使得整个帆面成为一体,可以用简单的绳索升降。
这样一来,硬帆能承受八面来风,避免了西式软帆必须随风调整、需要大量滑索装置和人力损耗的毛病。
但相对的,帆的重量会直线上升,桅杆高度就会受到限制,且只有一条直上直下的主桅杆,没有西式帆船那种阶梯式的横向桅杆,自然就不能在两根横桅之间建了望台了。
这么一根杆子,还要挂一个能四面转圈的大硬帆,根本没有设了望台的空间。
程曦研究了许久,最终才在桅杆顶部设了个小平台,人爬上去后,可以坐在平台上,用绳索固定身形,大致能保证安全。
不过这时再怎么介绍,也没实际演示来得直观。程曦没有废话,搓了搓双手,猛地抓住主桅,飞快爬了上去。
这动作吓了大家一跳,李牛已经叫了出来:“哎!程小弟不可,太危险了!”
这算什么危险?程曦没有理会他的大呼小叫,轻而易举爬到了桅杆顶部,先把固定绳拴好,这才反身坐了下来。
桅杆高度只有七米,还不够三层楼高,程曦怎么说也是在西式风帆船上操练过的人,更高的船桅也爬过,更险的绳网也攀过,就算现在体力还没完全恢复,也不会怕这点高度。
坐稳后,她望着甲板上的众人,大声道:“看我旗号!”
喊完,程曦从腰间取下了两面三角小旗,挥舞起来。想让这群渔民掌握复杂旗号是痴人说梦,但简单的示警还是可以完成的。
挥动红旗,就是前方有敌人。左右挥臂是距离较远,没有进攻举动,上下挥臂则是敌船飞速靠近,挥舞的次数则代表敌船的数量。
除此之外还有黑旗和黄旗,分别代表官船和未知商船。这样的旗语无法传达复杂信细,但是示警还是够用的。
而接到了传令,配合甲板上的进退指示旗号,三艘船就能做出快速反应。对于民间私船而言,这已经是极为先进的联络手段了。
“是敌船!三艘敌船靠近!”李牛眯着眼瞧了会儿,就兴冲冲大声叫道,“吾等瞧见了!可是三艘敌船?”
他的嗓门可是练出来的,简直声震四野。程曦坐在高高的船桅上,看着又蹦又跳,大声呼喊招手的众人,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时间不等人,又多操练了几天,等林家的船配齐了货物后,三艘船就齐齐扬帆,离开了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