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父母给她起的名字叫郑三丫,嫣儿是当初太后给她随口起的名字,想必现在也不会有人记得了。
毕竟谁会在意一个失宠多年的王府侍妾叫什么名字。
拿着自己新鲜出炉的户籍郑嫣热泪盈眶,小心翼翼将户籍放在自己胸口,自由的感觉来的如此突然。
日后她也是大虞的民了。
她照着神女的话,跟赵家村里正说,她们家大小姐派她过来此地记录土豆的生长。
赵家村上下不疑有他,毕竟那名贵女一出手就是六十多两银子,现在派个人过来看土豆种的怎么样,也是应当的事情。
赵里正给郑嫣安排好了住处,郑嫣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上就真的拿着纸笔去记录土豆的生长环境。
伺候逍遥王多年郑嫣自然是是识字的,逍遥王还是六皇子的时候很调皮,经常被夫子罚抄书。郑嫣身为贴身宫女经常替他罚抄,练出了一笔好字。
她记录的很认真,村里六十来户人家她一一记录,土壤,环境,浇水次数。
郑嫣不清楚神女为何让村民种土豆,但神女要求的自然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神女虽留下土豆的种植方式比较简洁,郑嫣记录所有村民种下的土豆,是想等土豆收获后,对比土豆的产量和大小 找出最适合土豆的种植方式。
郑嫣一天到晚忙的脚不沾地,但她心里很满足。
她不知道,阿宓在考察她,目前为止对她颇为满意。
豫章在工部,郑嫣户部候选,阿宓巴不得女性人才多来点,全都到她碗里来。
她迷之自信的觉得,改善女性生存空间肯定能获得大把功德,毕竟繁衍后代还是靠女性。有女性长辈口口相传,即便这方世界过去千年也会有人类感念生机神女的恩德。
她就可以时不时收到这方世界回馈的功德值啦。
国子监这边也异常忙碌,自从皇帝拿出了《新华字典》他们整个国子监都在刻字,毕竟这本书里面的字体全都是大虞没有的,每一个字都要新刻。
好在《新华字典》的字体与大虞不同,但每个字后面打了个括号,括号里面写的是大虞字。(新华字典里有备注这个字的繁体字)
想必是神女体贴,怕他们看不懂。
国子监的祭酒每日忙的不行,还有一大堆王公贵族找他讨要《新华字典》,祭酒理解,毕竟是神女所赐的神书,大家自然是好奇。
但他们字都没刻完,更别说陛下一张口就要五千本,他们就算有也得紧着陛下吧。
祭酒愁的要死,《新华字典》好是好哇,但就是字太多了,他们国子监上下刻的手都在抖。
祭酒在家也是供了神女像的,今天也许是太愁了,他竟跟神女说了自己的烦恼。
然后祭酒家的那盆君子兰告诉阿宓了,祭酒是爱兰之人,君子兰也感念他悉心照料,它希望阿宓可以帮帮自己主人。
阿宓这才想起来,大虞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啊。
雕版印刷要将整本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雕刻在木板上,然后在木板上涂上油墨,再用纸张覆盖在上面印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