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纷飞的高空里。
云梭如飞星划过。
云梭之上,平稳得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晃动。
若不是云梭之外的景象反复交替,其上八人甚至感受不到地势更替。
几人在甲板上七仰八叉躺着。
胡灵灵带着曲怜月取了被子为众人分别盖上。
十余日以来,众人不是饮酒作乐便是埋头酣睡。
便是大师姐牧端也缩在被子里呼呼大睡着。
姜北不敢尽兴畅饮,时刻留意着云梭的位置。
时不时便控制着云梭下降,看清所到之处后才又重新加速。
自那日初雪以来,天空便没再放晴过。
即便大雪稍停,天色也是暗沉沉的。
姜北手指划过舆图,已是远离书院不知多少万里。
只得按照下方的景象及特点参考当下所在。
中州乃是五州之中最大一州,书院处于中州正中央,往四方而去,皆是不远,又极为不近。
连续一旬还多的时间,也才堪堪接近边境地带。
按照最近的路线,并不经过当初与花霖相遇的密林,甚至相去甚远。
一路上绕开禁空的城池,远离那些大型宗门势力,虽言路线最近,却并非最直接。
远远路过过正一道门,姜北倒是有心想去拜访一番,只是时间紧迫,只能推后。
若是一切顺利,归途之时姜北便打算前去见识一番。
不只是因为那是瞿渊的宗门,更多的是好奇其作为正道领袖,其宗门内究竟是何种气象。
书院内倒是也有正一道门前去求学的弟子,不过姜北与之并不相熟,除了在周瑾之处见过,私下里并无接触。
有一次,姜北十分好奇地问周瑾,为何那些佛门、道门的弟子会有那么多人前来书院求学。
对此,周瑾只说了几个字。
“佐证、互补。”
随后又直言,书院内同样有不少弟子前去佛门、道门大宗求学。
三教互相竞争,有时候甚至于不死不休,大多时候却也相安无事,至少在相互间的学问上,无数年的辩论,并没有确切的高下之别。
甚至于除去势大的三教,其余诸子百家也各有风采。
据周瑾所言,在十分久远的曾经,甚至不乏以天地为棋局、众生为棋子,三教百家分庭抗礼的事发生。
只是光阴更替,人世浮沉,终究是被三教脱颖而出。
而三教相互间明争暗斗已不知多少年,所幸到头来倒也互相成就,相辅相成,各自的学问、根脚都有不少交融。
如此一来,三方倒是不再如曾经那般泾渭分明。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得道仙圣的出现,三教也越来越强调个体的强大,明面上相互间的较量一年较一年松弛起来。
骊山书院,便是儒家最大的门面。
其下自是也有不少儒家宗派、世家,只是书院实在过于庞大,相较之下难免显得光辉黯淡。
如正一道门,便几乎算是道门魁首,除此之外便只有青烟道门能与之相提并论。
只不过青烟道门地处北州坠鸟海域内的岛屿之中,不提其与外界的联系稀薄,便是有心人前往访仙,也大多只能沉溺于风暴之中。
佛家魁首乃是在西州,其名法圣窟。
西州与无尽荒原相接,常年抵御来自荒原的狂沙与妖兽,向来与俗事交接较少。
其余两教虽也多有派人驰援,不过并非是一朝一夕便能解决的。
姜北在书院安顿下来之后,经过长时间的平静日子,对五大州的各种杂闻趣事便了解不少。
闲来无事之时,便会收集各种杂学杂书翻阅。
诸如之前让璃华买的杂学书,其内除了一些实用的小术法,便多是些五州各地的介绍。
上至大王朝,大宗门。
下至地方风气、习俗。
只不过大多皆是笼统介绍,许多东西似乎没人愿意写明、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