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敌骑披靡(1 / 2)

阿扎德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经历过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和塞多留战争的她,此时已经很有胆色了。

能够左手拉弓射敌人右侧的人非常少,但好在这一次出征带着第十一军团的凯尔特轻骑兵。这些轻骑兵能够投掷标枪,每个骑兵带着四根轻型标枪。其中很多人都是右手投枪,也能够打敌人右侧。

当下,阿扎德率领骑兵从摩尔人阵前掠过,从左侧向右侧机动。士兵骑在马上,扭腰,左手拉弓,射摩尔人的正面。摩尔人也不示弱,纷纷射箭还击。

阿扎德习练弓马多年,知道一个道理就是,骑射对决,要么距离敌人特别近,要么距离敌人特别远,这样就能最少的降低伤害。当然,自己一方的打击力当然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阿扎德也有办法解决。她将手下的骑兵队分成四列纵队,从摩尔骑兵面前掠过。

因为一旦骑兵数量过于密集,后排骑射手的视线就会被前面四排骑兵彻底挡住,箭矢只能以抛射的方式射出去。抛射只能是打乱敌人的阵势,在心理上给敌人压力。

至于杀伤力嘛,就和“刮痧”差不多。不能说完全没有,基本上也约等于零。

在后世《战略》一书当中,拜占庭皇帝莫里茨一世对此就说得非常清楚。

骑兵纵深四排就足够了,再多就没用了。步兵还能够后排推着前排走,硬挤着往前冲,而骑兵却完全做不到这一点。

小卢西乌斯早就跟阿扎德讲过这一点,也和其他骑兵将领讨论过,所以阿扎德对这一骑兵战术非常清楚。故而摆开了四列队形的骑阵。

但是,摩尔人是不清楚的。他们的骑兵是呼呼啦啦一大群人一起冲过来的,同样只有前面四排能够对阿扎德的骑兵造成伤害,四排之后的骑兵根本看不到前面,射出来的箭是跟着凑热闹的,捧个“箭”场而已。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骑射的时候,箭从弓弦打出来后,在最开始的一段飞行中准头能够保证,但是杀伤力非常有限,因为动能还没有完全释放。

中段的时候杀伤力和准确性可以重合,所以骑兵射箭不能距离太近。

骑兵射出的箭矢到了最后一段,自然已经是强弩之末,如果还能箭簇在前,箭羽在后地直着飞,那多半是因为这支羽箭被太阳神阿波罗祝福过。

如此,空中的箭矢来回乱飞,阿扎德带领“能左射”的弓骑兵尽可能地靠近了摩尔人,对摩尔骑兵造成巨大伤害,许多摩尔骑兵纷纷中箭落马。

但是由于距离太近了,摩尔人前面四排射出的箭矢动能不足,杀伤力有限,后排抛射的箭矢基本上没有太大杀伤力。

罗马骑兵对摩尔人来说是横向移动,导致摩尔人的第一波箭雨准头很差。而且没有再射第二箭的机会。眨眼之间,罗马骑兵便跑出很远了。

也不过是三分钟,阿扎德率领的一千骑兵就来到了摩尔人骑兵队的右翼。

罗马弓骑兵再次射箭,许多弓箭兵能够快速连射,也就是在大概一分钟的时间之内,罗马的四百“能左射”的弓骑兵就打出了一千多箭。摩尔人中箭者不下四百人,有二百多人落马。

还没等摩尔人反应过来,六百多凯尔特轻骑兵便拨转马头,怪叫着冲到了摩尔骑兵的跟前,抬手就打出标枪。

凯尔特人是蛮族,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武德”概念。标枪打下,摩尔人的骑兵和坐骑纷纷中枪倒地。骑兵摔下马没了动静,无人的战马来回乱窜。

没等摩尔人朝着阿扎德率领的骑兵放箭,这些骑兵就抽出兵刃冲入摩尔人的阵中,与摩尔人缠斗起来。

小卢西乌斯见摩尔人的骑兵右翼尘土飞扬,然后传来一阵杀喊声,知道阿扎德已经动手了。便立刻催动自己手下的三千骑兵进攻。

弓骑兵都是“能右射”的,排在罗马骑兵阵势的最前面。对着摩尔人就射出了箭矢,箭如雨下。摩尔人也不示弱,还以颜色。

但罗马骑兵中很多都是近战骑兵,身上穿着铠甲,头顶戴着头盔。杜拉提欧斯率领的一千多凯尔特伊比利亚骑兵更是全副武装的近战骑兵。虽然说做不到甲骑具装,但是身上的铠甲足够防御摩尔人的箭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