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卢西乌斯同意了巴斯卡克仁的建议,他决定先发制人,大军先在本都的几个城市外围再劫掠一番,然后围攻本都王宫所在地锡诺普城。
不要往西走,西面是本都大军所在,反正养父阁下无论如何都会击败本都,自己就不要过去扰乱他老人家的部署了,还是北上,给米特拉达梯六世国王添点堵是上策。
反正此时,本都的战兵和随营兵全部西去,总数有三十万人,现在留在锡诺普和特拉布宗地区的人仅仅只够守城的。
小卢西乌斯并不担心自己在劫掠的时候会遭到本都大军的围攻,因为本都在本土没有大军。
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本都先发制人。首先占领了比提尼亚地区。比提尼亚最重要的城市是尼科米底亚城,这是一个大城,但是扼守住拜占庭海峡的不是尼科米底亚而是卡尔西顿城。拜占庭海峡在后世被称为博斯普鲁斯海峡。
在卡尔西顿战役中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击败了同为执政官的盖尤斯·科塔,进一步将科塔围在卡尔西顿城中。为了抢在罗马大军到来之前部署就位,米特拉达梯六世国王要本都大将塔克西勒斯率领大军直驱达达尼尔海峡咽喉西济库姆,由此控制整个赫勒斯滂地区。此时的达达尼尔海峡被称作赫勒斯滂海峡,而赫勒斯滂海峡的亚洲一侧最为重要的城市,也就是咽喉,就是塞西卡斯城。
由于语言不同,各有差异,对同一座城市的称呼便有所不同。用罗马拉丁语称呼的塞西卡斯城,在本地希腊人的称呼中是库济库斯城,而在本都带有一定的东方语特点的语言中将这座城市称为西济库姆城。不论是塞西卡斯,库济库斯还是西济库姆其实指的都是同一座城——赫勒斯滂咽喉。
曾经,小卢西乌斯还在卢库鲁斯军中的时候就讨论过是否立刻从卡尔西顿南下走马尔马拉海沿岸去救塞西卡斯,小卢西乌斯给出的建议是不去救塞西卡斯而是集中力量为卡尔西顿解围。现在小卢西乌斯的决策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就在罗马的第十加拉太军团征伐阿玛西亚,与本都的伪罗军和黑海军在龟甲关大战的时候,本都的海军遭遇了一场海难,沉船六十余艘,运到前线的补给根本就不够三十万大军开销的。
同时由于天气过于恶劣,一场暴风雨下来摧毁了本都大军围困塞西卡斯的大部分围城设施。
由于拥有卡尔西顿城,卢库鲁斯将军在这段时间里巩固了阵地,他虽不能由此直接救援危急的塞西卡斯城,却由此能在陆上切断敌人的一切接济。
就在小卢西乌斯率军第二次劫掠锡诺普地区的时候,米特拉达梯六世国王终于坐不住了,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刍秣。由于本都有制海权,单独控制着海峡,米特拉达梯六世要求本都骑兵护送粮秣去接济围攻塞西卡斯的部队。本都骑兵由此遣走驮兽和辎重,在国王的要求之下,他们不惜任何牺牲也要偷渡或冲过去。
但在塞西卡斯以东的林达库斯河上,罗马执政官卢库鲁斯追上了他们,把本都骑兵和运输队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
梅特罗凡尼斯此时和马尔库斯·马略率军跑回本都大营。卢奇乌斯·法尼乌斯所率的另一队骑兵,一直彷徨于小亚细亚东部,防范是一方面,主要目的是征粮,此时也被迫回到塞西卡斯前面的本都兵营里。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都军在塞西卡斯的兵营中士兵和马匹没吃没喝,战马死了一大片,本都的队伍终于遭饥馑疠疫之灾,人数开始减少。便在此时,马尔库斯·马略又向米特拉达梯六世通报了自己战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