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同桨者(1 / 2)

罗马执政官卢库鲁斯看出了众将的疑惑,只能解释说:“诸位,机会不是等来的,机会是争取来的!再好的构想都存在缺陷,都可能遇到困难。即便是再普通不过的计划,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执行,最后所取得的效果都会比半途而废的好计划要有更多收获。

现在看来,科塔再一次兵败,似乎转道去塞西卡斯更好,去卡尔西顿更差。但是我们的计划,我们的部署都是为去卡尔西顿做出的,每一个百夫长得到的命令都是去卡尔西顿,现在临时改道去塞西卡斯会让士兵们感到疑惑感到忧虑,会严重影响士气,由此可能会付出更大代价的。

诸位想一想,如果去塞西卡斯的途中又有变化难道我们要改道回库济库斯吗?还是干脆回雅典算了,把比提尼亚和整个小亚细亚都让给本都?

大军已经出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我们要快,要快,加速行军!本都击败努杜斯不久,定然志得意满,正是大意松懈之时。我们直驱卡尔西顿,雷霆一击,未必不能成功!拖延行军,拖拖拉拉,待到本都人反应过来就来不及了!”

卢库鲁斯的一番话说动了在场的众将。众将于是催促各自部队快速行军,要求在十五个夏季罗马时之内到达卡尔西顿城下。

小卢西乌斯没有去卢库鲁斯的旗舰,他被要求呆在自己的战舰上。科塔再一次作死战败的消息是身边的幕僚告诉他的。

接到命令后,小卢西乌斯一头雾水。

夏季罗马时……这是什么?

也不知道罗马人是怎么想的,计时竟然如此混乱,还搞出什么夏季罗马时来。导致小卢西乌斯这个“拉丁语二点五级”选手根本听不懂命令,听不懂命令就搞不明白卢库鲁斯的意图。

幕僚巴斯卡克仁向这位禁卫军统领报告结束之后很久,统领阁下仍然目光呆滞。这不怪他,要怪只能怪罗马计时太过奇葩。费了好大一番功夫,小卢西乌斯才在非洲黑大个巴斯卡克仁的帮助之下搞清楚命令。

共和国末期,罗马人的计时还是非常落后的。他们把一天分为二十四份,白天十二份,黑夜十二份。此时正是夏末,白天长黑夜短,罗马人却仍然把白天黑夜各分成十二份,导致白天的一份比通常理解的六十分钟的一个小时还要长出十五分钟,达到七十五分钟,黑夜的一份却只有四十五分钟。十八个夏季罗马时换算下来差不多是后世的十九到二十二点五个小时。

小卢西乌斯半天没听懂是因为罗马人把每一份都叫做“时”,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混乱。

帮小卢西乌斯理解命令的是他的幕僚巴斯卡克仁。巴斯卡克仁是小卢西乌斯在作桨奴时候的“同桨者”,毫无疑问也是个奴隶。

当小卢西乌斯为了救起卢库鲁斯跳入大海的时候,巴斯卡克仁也一起跳了下去。相比之下,巴斯卡克仁更加幸运,他抱住一块圆木没有被淹死,仅仅在海上漂泊一天就被救起。

巴斯卡克仁来自埃塞俄比亚地区的托勒塞隆,是个库施黑人。

库施王国曾在公元前七百三十年征服埃及,建立了埃及的第二十五王朝,也称库施王朝。八十年后库施王朝的统治结束,但是库施王国并没有灭亡,退到埃及南部埃塞俄比亚北部地区继续发展。

巴斯卡克仁就出身于库施王国,他父亲在生前是国王的营造大臣,所以说巴斯卡克仁是库施贵族出身。现年二十七岁的他在年轻的时候还曾留学过叙利亚和埃及,一年前来到雅典。

他能说埃及语、希腊语,特别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拉丁语。他会差不多二百首埃及诗歌主要与冥界和往生有关,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是个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