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职工福利(1 / 2)

县纺织厂的职工食堂蒸腾着热气,二姐沈秀兰揭开灵泉馒头的蒸笼,雪白的雾气中混着若有若无的清冽气息。她用竹筷夹起一个馒头,轻轻一捏,面团立刻回弹——这是灵泉发酵粉的效果,比普通酵母多出三成气孔。春芳凑过来,鼻尖动了动:\"秀兰,你这馒头咋比国营饭店的还香?\"

\"笨,\"二姐将馒头装进竹筐,\"这是俺们家传的'老面引子',昨晚用温水发了整夜。\"灵泉雾气在她指尖流转,不着痕迹地将竹筐里的馒头排列整齐。春芳伸手要拿,被她轻轻拍开:\"先给车间的姐妹们送去,你要吃等下再拿。\"

职工们领到早餐时,整个车间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灵泉馒头的麦香浓郁得仿佛能拧出汁来,咬开后内部呈蜂窝状,连最干硬的窝头都变得松软。有工人掰开馒头,发现中心隐约有淡金色的纹路——那是灵泉渗透的痕迹,但虎娃早就在宣传里说是\"革命粮票的光辉映照\"。

\"沈姐,\"青工小李举着馒头跑过来,\"这馒头是不是加了啥补品?我吃完咋觉得浑身有劲?\"二姐笑着摇头:\"瞎说,就是普通的白面馒头,赶紧干活去,别让主任看见你偷懒。\"她的目光扫过车间角落的赵铁柱,对方正咬着馒头,眉头微皱——那是怀疑的表情。

午餐时间,食堂推出了灵泉土豆烧肉。沈默诚在后厨掌勺,灵泉酱油与五花肉在铁锅中翻滚,香气顺着窗户飘到大街上。排队打饭的工人中,有人小声说:\"听说这肉是县招待所特供的,咱们咋突然吃上这好东西了?\"小妹沈明珠正在发餐具,接口道:\"这是厂领导关心群众,响应毛主席'改善职工生活'的号召。\"

灵泉土豆块炖得入口即化,油脂中混着灵泉的清甜,工人们吃得连汤汁都舍不得剩。春芳舔着嘴角,突然大声说:\"俺们车间这个月要是评上红旗机组,是不是天天能吃这菜?\"她的话引起一片附和,二姐趁机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别说红烧肉,以后还有牛奶面包呢!\"

食堂的伙食改善迅速在全厂形成口碑。以往下午三点就开始的饥饿感消失了,工人们的手指在织机上灵活得像跳舞,连最老旧的五号机都不再断纱。车间主任看着报表上的产量提升27%,主动找到二姐:\"秀兰,你跟食堂说说,能不能给技术组单独开个小灶?\"

沈默轩在地下室收到消息时,虎娃正在调配新的灵泉发酵粉配方。\"沈叔,\"少年看着显微镜下的菌群,\"现在工人每天消耗的灵泉面粉达五百斤,空间的储备得扩大种植面积了。\"沈默轩点头,手指敲了敲桌上的《职工伙食与生产效率关联报告》:\"让你二姐在厂里放风,就说食堂的粮食是从'战备粮库'特批的。\"

然而,伙食改善也引来了革委会的注意。某天中午,主任陈天明带着调查组突访食堂,正赶上沈默诚在熬灵泉玉米糊。\"老沈,\"陈天明盯着大锅中的金黄液体,\"你这伙食标准,比俺们革委会食堂高了不止一星半点啊?\"

沈默轩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张泛黄的文件:\"主任您看,这是县武装部的'拥军优属伙食补贴批文',纺织厂承担着军被生产任务,算是重点保障单位。\"虎娃在旁用灵泉雾气模糊陈天明的视线,使他无法看清批文上的具体数字。\"原来是这样,\"主任摸了摸肚子,\"那啥,给俺也打一碗尝尝?\"

调查组离开时,每个人的搪瓷缸里都装着灵泉玉米糊,嘴上沾着奶白色的糊渍。虎娃看着他们的背影,低声对沈默轩说:\"批文的有效期只有三个月,得赶紧想新办法。\"沈默轩擦着锅沿,目光落在窗外排队打饭的工人身上:\"办法就在眼前,你没看见工人们看咱们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