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夜收野粮(1 / 2)

后山的野枣开始泛红。沈默轩蹲在空间的畜圈前,看着新出生的四只小猪崽拱着母猪的奶头,鼻尖萦绕着灵泉水混合着草木灰的清香——这是他新学的农家肥配方,用灵泉浸泡过的秸秆烧成灰,拌上猪粪,撒在黑土边缘的试验田里,竟催生出比人高的玉米秆,拳头大的玉米棒子坠得秸秆弯了腰。

“小轩,镇上供销社贴告示了!”沈秀兰掀开地窖石板,衣襟上沾着新纺的棉线,“公社林场招伐木工人,要三个名额,队长说咱大哥能去!”

沈默轩心头一震,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原主记忆里,林场工人每月能多领半斤粮票,还有机会转成城镇户口。他迅速从空间里砍了两根碗口粗的松木——不过拇指粗细的树苗,在空间里只长了半个月,竟比普通松木坚硬三倍,切口泛着琥珀色的树脂光。

“哥在生产队扛了十年锄头,论体力,没人比他强。”沈默轩将松木塞进背篓,用槐叶盖住,“二姐,你去把空间里的棉线染成靛蓝色, tomorrow 我拿去送给林场主任,就说后山的野棉纺的,结实耐用。”

当晚,沈默诚带着两根松木和一匹染布,摸黑进了镇林场。主任李建国正在煤油灯下记账,看见松木的瞬间,钢笔尖在账本上划出一道墨痕:“老诚,你从哪儿弄的好松木?这纹理,比县木材厂的优等材还好!”

沈默诚按照弟弟教的台词,憨厚地笑:“后山深处有片老林子,树都长在岩缝里,长得慢,可结实。主任,您要是看得上,我每周送两根来,给林场充充数?”

李建国眯起眼,盯着那匹靛蓝布:“听说你家老二会纺布?这布给我婆娘做身衣裳,招工的事,我心里有数。”

三日后,公社张榜公示,沈默诚赫然在列。赵铁柱蹲在榜前,指甲掐进掌心:“好你个沈默诚,平日里装穷,敢情把好木材都藏着给干部送礼!”他啐了口唾沫,转身往公社走,裤脚带起的土坷垃砸在“粮食标兵户”的木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沈默轩早料到会有这一劫,提前让老陈在黑市放出风声:“沈家的野松木,能治风湿,县医院的大夫都抢着要。”果然,赵铁柱还没走到公社,就被镇卫生院的王大夫拦住:“铁柱兄弟,听说你和沈家相熟?给我弄根松木熬药,我婆娘的腿疼了半年了。”

这一闹,赵铁柱的举报信没递成,反而成了“松木中介”,每天蹲在村口替卫生院收木材。沈默轩趁机塞给他两根空间松木,低声道:“叔,这是最后两根了,后山的林子快砍光了,您老多担待。”

八月中秋,沈默诚正式成为林场工人,领回的粮票比往年多出一倍。沈秀兰用空间棉花给他做了双新布鞋,鞋帮绣着麦穗图案——这是玉佩上的纹路,家人默契地将其视为“吉祥纹”。

“林场的食堂有玉米糊糊喝。”沈默诚啃着空间烤的红薯,声音发闷,“就是住集体宿舍,夜里不能帮你们种地了。”

沈默轩拍拍他的肩膀:“哥,你在林场盯着木材指标,我和二姐能应付得来。再说了——”他神秘一笑,从空间里抱出一只半大的山羊,“咱开始养羊了,羊毛能纺线,羊奶能给姑姑们补身子。”

三姑沈张氏摸着山羊光滑的皮毛,笑得合不拢嘴:“当年你爹说,等攒够钱就买只羊,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喝上羊奶。”她忽然咳嗽一声,压低声音,“小轩,昨儿我看见东厢房的地窖冒光,是不是空间又变大了?”

沈默轩点头,最近他发现,随着空间作物的丰收,黑土面积扩大到两亩,灵泉井也深了三尺,就连畜圈都多出半间。玉佩上的谷穗纹路愈发清晰,在月光下竟能投出 faint 的光影,像极了《农正秘典》里记载的“五谷丰登图”。

九月重阳,镇上突然来了辆吉普车,县供销社王主任陪着一位戴眼镜的干部,直奔沈家而来。沈默轩心头一紧,却见对方笑着递上红纸:“沈默轩同志,你家的‘神仙地瓜干’和野鸡蛋,被评为‘县优质农产品’,现在供销社要和你签长期收购合同!”

眼镜干部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架:“根据上级指示,允许个别生产队开展‘家庭副业试点’,你家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后山种植特色作物,但要向公社缴纳一成收成作为‘技术推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