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如同身体内的叛逆者,原本是正常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
这些突变赋予了癌细胞一些独特的特性,使其能够不受控制地疯狂增殖,打破了正常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
永生细胞,从概念上来说,是指那些能够在体外环境下持续分裂、永不衰老死亡的细胞系。
历史上最着名的永生细胞当属海拉细胞(heLa cells),它源自一位名为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宫颈癌患者。
自 1951年从患者体内提取后,海拉细胞便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不断传代培养,为医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分析,癌细胞与永生细胞存在一些相似的生物学行为。
例如,它们都具备强大的增殖能力,能够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在细胞周期调控方面,正常细胞遵循严格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机制,确保细胞分裂的准确性和有序性。
然而,癌细胞和永生细胞似乎都绕过了这些关键的检查点,使得细胞能够持续进入分裂阶段。
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结构,在细胞衰老和永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正常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些,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会进入衰老或凋亡程序。
但癌细胞和永生细胞中,存在一种名为端粒酶的物质。
它能够维持端粒的长度,使得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端粒不会过度缩短,从而赋予细胞持续分裂的能力。
此外,癌细胞和永生细胞在代谢方式上也有一些共性。
它们往往更倾向于采用糖酵解的代谢途径,即使在有氧环境下也是如此,这种现象被称为“瓦博格效应”。
这种特殊的代谢方式能够为细胞提供快速的能量供应,满足细胞高速增殖的需求。
然而,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
癌细胞具有侵袭和转移的特性,它们能够突破周围组织的限制,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进而在身体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肿瘤。
而永生细胞虽然能够持续分裂,但通常不具备这种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它们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相对较为“安分”。
在爱情公寓的时候,杨初七在傻妞的帮助下,对于癌细胞转换成永生细胞的研究进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
但是后续的进度因为科技信息数据以及设备的限制和材料的稀缺被卡住,导致杨初七一直没有新的发现。
杨初七坐在全息工作台前,眉头紧锁。
面前的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各种关于癌细胞和永生细胞的数据图表。
傻妞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一旁,眼神专注地看着数据。
杨初七指着屏幕上的细胞分裂动态图。
“傻妞,你看这些癌细胞和永生细胞的分裂数据,它们在增殖速度上如此相似,这背后肯定有着深层次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