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信道:“慢!先别着急把户部侍郎砍了。”
殿前护卫闻言,立刻停下了脚步。
户部侍郎赶忙道:“多谢驸马爷饶命!多谢驸马爷饶命!”
赵峰信摆摆手:“先别着急,我可没说饶你一命。你刚才说你是为了齐国百姓而反驳我的。”
“是这样的,臣觉得将税收从粮食换成银子,对于百姓来说有弊无利。”
“呵!好一个有弊无利!那咱今天就来讲讲道理,正好也让朝廷诸公看看,这天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来啊,去取收粮用的官称和官斛以及一袋70斤的米来!”
很快,两个小太监就将赵峰信所要之物拿到了朝堂上。
赵峰信说道:“这些东西想必大家都知道,是官差收粮食用的。而那袋70斤的米,刚好是咱齐国税收的量。
接下来,我给诸位表演一个戏法。
来啊,将米袋挂在官称上。”
小太监忙不迭的按照赵峰信的吩咐去做,待到挂好后,赵峰信道:“把官称的结果读出来。”
“启禀驸马爷,官称的数字是...60斤。”
“诸位都听到了吧,这官称和我之前所说的米的重量不符啊。当然,这个时候会有人觉得是不是我把米的重量记错了。
那我再给大家试验一下。再派人去拿宫里的御称来!称一称米的斤两。”
小太监用御称称完后,说道:“驸马爷,这次是70斤了,和您说的一点不差。”
赵峰信点点头,看向大臣们:“诸位觉得这两次的称量为什么会出现差距啊?”
这一刻,户部侍郎的表情变得惊恐起来。
赵峰信没有管他,自顾自的说道:“原因自然是出在这称上。御称是宫里的,自然不会出问题,所以只可能是官称有问题。而这官称,是我让人在早朝之前特地去城外的县取来的!
这样说,诸位能猜出问题了吗?”
有大臣小心翼翼的说道:“驸马爷的意思是,有官员在官称上作假,明明是70斤的粮食,上称后却只有60斤,平白无故贪墨了百姓10斤粮食。”
“只是10斤?开什么玩笑。来啊,再把粮食尽数倒在官斛里,给诸位大人长长见识。”
粮食被“簌簌”的倒出来,小太监倒完之后,又把表面的粮食刮平。而此时的粮食顶端距离官斛的顶端仍旧有着一段距离。
赵峰信道:“官斛的容量按理说应该是70斤,也就是说,这一袋粮食放下去后应该会堆到官斛的斛口,可大家看到了,70斤粮食可到不了斛口啊。更别说...”赵峰信对着官斛猛地踹了两脚,粮食当即又下去了不少:“看看吧,现在粮食又少了,如果按照官斛的计量,这些粮食只有55斤!比起刚才的60斤又平白少了5斤啊。而很多官员的判断标准就是这最低的55斤。
现在诸位还觉得,我们齐国的收粮法律没有问题吗?”
衮衮诸公,无一人敢说不。
户部侍郎更是大哭道:“驸马爷饶命啊!是我不知道收粮里的这些弯弯绕,是我被骗了啊,还请驸马爷给我个机会,让我将功补过!”
“哈哈哈!”赵峰信嘲笑道:“是你被骗了呢,还是你本身就是这利益中的一环呢?不过你放心,我很快就会查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