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亩产虚报(2 / 2)

陈站长的目光在入库单上停留,忽然看见沈秀兰袖口的麦穗纹补丁——那是用双宫茧丝绣的:“李队长,”他的声音带着学者的严谨,“沈同志的培育日志连施肥时间都精确到时辰,”他合上放大镜,“这种科学态度,”他望向刘书记,“正是大寨精神的体现。”

验收结束后的庆功宴上,刘书记的酒杯碰向沈默轩的抗虫松木碗:“沈同志,”他的声音里带着少见的温和,“这次高产,”他望向窗外的晒谷场,“给公社争了光,”他哼了声,“县革委会准备把你们的经验,”他提高声音,“印成小册子,”他轻笑,“全县推广。”

沈默轩的碗沿在桌面上轻磕,抗虫松木的清香混着灵泉米酒的甜香:“书记,”他憨厚地笑,“都是社员们的功劳,”他望向正在给社员分粮的沈明珠,“咱第三生产队,”他轻声,“就是想让大伙,”他轻笑,“碗里多几粒米。”

更深露重时,沈家三兄妹在地窖里复盘,沈默轩摸着新刻的抗虫松木印章,木纹的走向与县农技站的公章分毫不差:“二姐,你在培育日志里,”他望向沈秀兰,“把灵泉水的用量,”他轻笑,“换算成后山的泉眼流量,”他哼了声,“连陈站长都找不出破绽。”

沈秀兰正在给空间的新稻种包上抗虫棉布袋,袋面的“集体种粮”红章盖得方方正正:“小轩,我在每个布袋里,”她轻声,“缝了根金斑茧丝,”她望向沈默诚,“哥,你明天去林场,”她轻笑,“在抗虫松林里,”她哼了声,“埋三坛灵泉酒,”她轻声,“给陈站长和周主任的。”

沈默诚检查着新制的抗虫松木粮囤,木纹的焦痕组成空间田垄的坐标:“小轩,李富贵今晚去了县商业局,”他的声音里带着警惕,“老周说,”他望向地窖深处,“他们在查全县的粮食流通,”他哼了声,“咱的货车夹层,”他轻声,“得再加层黑土伪装。”

五更天,沈默轩站在空间的田垄前,看着新收的抗虫稻在灵泉雾中轻轻摇曳,谷粒的金斑在黑暗中若隐若现。他知道,亩产虚报的数字背后,是沈家将空间的馈赠层层伪装成集体成果的智慧——抗虫稻的穗长、谷壳的蜡质、根系的发达,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设计的谎言,却又全部扎根在集体的土壤里。

县粮站的仓库里,吴所长摸着新到的抗虫稻米,谷粒在掌心发烫:“老沈啊,”他轻声,“你这米,”他望向窗外的抗虫松树林,“比我见过的任何稻种都好,”他哼了声,“但记住,”他提高声音,“虚报产量的事,”他轻笑,“到此为止,”他轻声,“再往上,”他哼了声,“就不是我能兜住的了。”

晨雾漫过第三生产队的稻田,沈默轩看着社员们在抗虫松木的粮囤前排队,每个人的布袋上都绣着小小的麦穗纹。他知道,这些粮食不仅是填报的数字,更是社员们实实在在的希望,而沈家的秘密,就藏在这希望的背后,如同抗虫稻的根系,在黑暗中默默输送着养分,让集体的田野,永远金黄。

抗虫松木的织机声在远处响起,沈秀兰摸着胸前的棉桃壳吊坠,里面的灵泉结晶微微发烫。她知道,亩产虚报只是时代浪潮中的一朵浪花,而沈家早已学会在浪潮中舞蹈——用集体的名义编织保护网,用技术的谎言掩盖真相,让空间的馈赠,成为集体荣耀最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