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娶妻关你何事?(2 / 2)

她要是早知道皇帝在这儿,她根本不会说她父兄当年死得惨……

毕竟,处死她父兄的就是这个皇帝啊……

萧凌昭见皇帝这般说了,也不再低声跟沈元薇讲悄悄话了。

“是,皇上。”

他拱手应了一声,盯着宋岁欢的背影,说起了当年旧事——

“十四年前,景阳山上盘踞着一伙匪徒,他们胆大包天,竟妄想劫掠朝廷的税银,虽未成功,可他们挑衅了朝廷的威严,朝廷要剿了这群匪徒。”

“宋姑娘的父亲以为这是一伙不禁打的小毛贼,主动请命去剿匪。”

“可率兵前去攻打了几日,宋将军却发现这伙匪徒很是厉害,他的兵将伤亡不少,匪徒却没什么损伤,还使诈引开了他,在他眼皮子底下率众而逃。”

“他追查几天也追踪不到匪徒的下落,又怕朝廷责罚他放走匪徒办事不力,竟然昏了头想出了杀良冒功的法子!”

“他让人挑选了一百多个长相凶恶的良民,召集起来说是随军一起去剿匪,却在半路上将一百多人屠戮,把这些人脑袋割下来充当匪徒的首级交差……”

“回京后,宋将军被圣上褒奖,他过了半年潇洒日子,可那伙被他放走的劫匪却窜入永临城占山为王,又在永临城做了二十几起杀人越货的勾当,过往商队毫无防备遭他们毒手,附近村子惨遭他们劫掠烧杀,半年下来足足有三百多人惨死在他们手中!”

“而永临城,正好是我三哥驻守的地方,我三哥发现了这伙劫匪的踪迹,率兵耗费一月之久才将劫匪剿灭,审讯之下,他震惊发现,这伙劫匪竟是半年前从宋将军手底下逃走的!”

“我三哥立刻将此事告知我父亲,我父亲派人暗中查访,于是宋将军杀良冒功的事,水落石出。”

“宋家人得知消息,深夜来我家跪着求我爹不要揭发,可我爹嫉恶如仇,毅然上朝揭发了宋将军的罪行。”

“第二天,朝廷派兵将宋家人全部捉拿下狱,宋家人哭着从我们萧家门口路过,个个都冲我们萧家吐口水,咒骂我爹无情无义不得好死,诅咒我们家断子绝孙。”

“从那天起,宋家与我们萧家成为死仇。”

“后来,宋将军被处以凌迟极刑,宋家男丁全部斩首示众,女眷被流放千里。”

“不过宋姑娘运气好,流放的路上逃脱了,被鬼医收为弟子,十四年间习得了一身好医术。”

“前两个月,宋姑娘下山救了性命垂危的老丞相,又在瑞王撞墙自尽时救了血流不止的瑞王,她还说她有办法治瑞王的自闭恐女之症,太后疼爱瑞王,为了让宋姑娘尽心尽力救治瑞王,便为宋姑娘求情,说宋家男丁已经死绝,女眷也流放多年,请求皇上开恩饶了宋家女眷——”

“因此,皇上赦免了宋家女眷,让她们重回京城。”

说完事情经过,萧凌昭冲皇帝拱手。

谢君临低头看着脸色惨白的宋岁欢。

他冷声道。

“宋岁欢,你可听清楚了?”

“你口口声声说萧老将军害死了你父兄,可你爹并非萧老将军害死,他是自作孽,与人无尤。”

“当年他办事不力,自己无能还要强出头,他让朝廷损兵折将,又让那伙穷凶极恶的匪徒逃到永临城残害了三百余人,他怕朝廷责罚,竟还杀良冒功欺君罔上,他不该死吗?”

“你说你宋家人死得冤枉,那么朕问你,那一百多个被你爹杀害的无辜百姓冤枉不冤枉?”

“他们只是长得凶恶了些,却都是安安分分在土里刨食的庄稼汉,他们从未害过人,你爹竟残忍割了他们脑袋让他们死无全尸,他身为朝廷命官,比江洋大盗还丧心病狂!”

“你只知道你们宋家女眷被流放,吃尽了苦头,那你可曾想过,那一百多个惨死亡魂的妻儿老小,她们又过着怎样穷困潦倒的日子?”

“你只知你们苦,她们又苦不苦?”

“你恨萧镇揭发你爹,朕告诉你,他无错,是你爹残害百姓欺君在先,他萧镇既然食君之禄自然要忠君之事,他受百姓爱戴,自然要替惨死的百姓讨个公道。”

“宋岁欢,你失去了亲人,你心里苦,你可以与萧家再不来往,你可以不救萧凌昭,但是你不能说是萧镇害死了你们宋家人,你不能说是他对不起你们宋家,他谁也没害过,他对得起天下人,你们宋家是罪有应得。”

“你若实在要恨,或许你该恨朕才是,因为下旨斩杀你宋家男丁的,是朕,不是他萧镇!”

老将军眼眶通红。

一个臣子,最欣慰的事莫过于遇到了一个明君。

他站起身冲谢君临拱手,哽咽道,“老臣多谢皇上!”

沈元薇也有些意外地望着谢君临。

这个皇帝,好像是个正直公道的明君呢。

明明他的亲弟弟瑞王需要神医宋岁欢治病,或许他自己不能生育也要指望神医帮他,可他并没有为此偏袒宋岁欢。

他选择了维护他多年前惨死的百姓,他在维护公道正义,维护他的英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