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学子庄壮志却是不以为意,他反驳道:“戴兄此言差矣。张小强虽曾默默无闻,但或许他一直在默默努力,积蓄才华,一朝爆发也未可知。我们不能仅凭黄老先生的一面之词,就妄下结论。”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坚定的信念和对张小强的信任。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他们有的引经据典,试图以古人的智慧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有的据理力争,声音激昂,仿佛要将对方说服。这场关于张小强和黄程伟的争论,在国子监内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这激烈的争论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同的情绪。有的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有的面露不屑,嗤之以鼻;还有的则是一脸兴奋,仿佛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谈资。而这场争论,也仿佛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国子监的学术氛围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就在众人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学子席智杰缓缓走了过来。他步履沉稳,神情平和,一手轻捋着长须,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他微笑着开口,声音不疾不徐:“诸位同窗,不必再为此事争执了。真相究竟如何,我们目前还无从得知。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知识保持尊重,对学术保持严谨。张小强与黄程伟之间的恩怨,自有公论,我们只需静观其变,拭目以待便是。”
他的话语平和而有力,如同一股清泉流过众人燥热的心田。周围的学子们纷纷点头,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平静。
他们意识到,无论张小强是否真的盗窃了黄程伟的先祖诗词,这都不是他们这些学子能够轻易评判的事情。作为国子监的学子,他们更应该专注于学业,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另一位年长学长晏子岳也附和道:“席兄所言极是。过几日,洛阳的黄大儒就要来长安参加大周文渊会。届时,我们便可一睹他的风采,看他如何阐述此事,又能拿出怎样的证据。现在,我们只需安心等待便是。”
随着年长学长的话音落下,这场关于张小强和黄程伟的争论逐渐平息。学子们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埋头苦读或低声交流。国子监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祥和,仿佛刚才那场激烈的争论只是一场梦。
正所谓:
长安城南务本坊,国子监内古木苍。
阳光斑驳青石路,学子书声绕讲堂。
争论起处风波涌,黄老将临事未央。
席老平言息众议,文渊会待揭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