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中秋诗会余波起,各方云动赞才华(一)(1 / 2)

随着太阳的升起,古老京城从沉睡中苏醒。那曲江池酒楼前的闹剧,在张小强机智冷静的应对下,终是归于平静。这短暂的风波,却为他敲响了警钟,使他回想起昨晚黄员外那番恳切的提醒。黄员外的话语,如晨钟暮鼓,在耳边回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张小强深知,才华如利剑,既能披荆斩棘,也能伤人自伤。他决定,今后需更加谨慎行事,学会藏拙。于是,他回到酒楼大堂,尽管闹剧已过,但腹中的饥饿感却愈发强烈。店小二见状,早已体贴地为他备好了丰盛的早餐。

中秋的余韵尚未消散,皇宫已在朝阳的照射下苏醒。巍峨的宫墙在晨光中显得愈发庄重,红墙金瓦在朝阳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诉说着千年的历史与辉煌。

宫殿的轮廓在朝霞的映衬下清晰可见,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精致。宫门缓缓打开,仿佛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御花园中,花儿在晨露的滋润下更加娇艳,与翠绿的叶片相映成趣,散发出清新的芬芳。偶尔有几只鸟儿在树梢间欢快地跳跃,为这宁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

整个皇宫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朝阳的照射下展现出它独有的雄伟与庄重。皇帝李民也早已结束早朝,此刻正在乾清宫用膳。他心中不禁回想起昨夜中秋诗会上的惊艳场景,那些诗句如流星划过夜空,令人难以忘怀。他与张小强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却能感受到这位年轻书生的独特魅力。

李民深知,张小强虽然对自己有所保留,心存警惕,但他的才华与智慧却是不容忽视的。从张小强的言行举止中,李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怀天下、志向远大的青年。这样的人才,正是朝廷所需要的。于是,李民心中更加坚定了要将张小强收为朝廷所用的决心。他派暗卫密切关注着张小强的动向,也可以在必要时保护他。他知道这位年轻书生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而朝廷正是他施展才华的最佳舞台。因此,李民决定暗中为张小强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能够更快地成长和崛起。

在皇宫的另一侧,秀林公主在晨曦的映照下早已醒来,她换下了昨日的男装,换上了一袭华美的女装。此刻的她,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娇艳动人,清丽脱俗。她的面容绝美,犹如明月皎洁,秋水含情,一颦一笑都散发着令人心醉的魅力。那如墨的长发披落在肩,闪烁着丝丝光泽,与她的华美服饰相映成趣,更添了几分妩媚。她的双眸明亮如星,仿佛能洞穿人心,透视世间万物。

她的身姿曼妙,犹如柳絮飘摇,婀娜多姿。那华美的衣裙在她身上流转着绚烂的光彩,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她的气质高贵典雅,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此刻的秀林公主,宛如一位从画中走出的仙子,令人心驰神往,仿佛整个世界都为她而倾倒。

“昨夜男装今女装,牡丹盛开貌无双。

明月皎洁秋水长,一笑倾城百媚生。

墨发垂肩光闪烁,服饰华美映朝霞。

身姿曼妙柳絮飘,气质高贵似莲花。

仙子画中走出来,倾城倾国令人迷。

一颦一笑动人心,世间万物皆失色。”

这首诗用来形容此时此刻秀林公主的美貌和气质,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昨夜,秀林公主被张小强的四诗一文所震惊和感染,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思念。然而,此刻她的精神还算充足,因为她知道,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于是,她步入了坤宁宫,去向她的生母,当今的皇后林婉儿请安。林皇后坐在坤宁宫,享用着精致的早膳。三十一岁的她,岁月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风韵。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流露出国母的从容与端庄,仿佛每一刻都在诠释着皇家的尊贵与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