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对她严密监控,听到她的不满之词,便认定她心存异志。”
“那么她从前做的正常之事,如今也不再正常了!”
“这些事情无需证据,也不存在证据!”
“重要的是人心。”
“在于陛下如何想。”
“陛下认为她有罪,就算她无罪,也是有罪。”
“正因为时间过去太久,我们找不到证据。”
“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意味着,她也无法提供当时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我对陛下言谈之间播撒疑惑的种子,并非为了探查案件。”
“而是助殿下除去最强劲的对手!”
“现在已见成效了!”
朱允熥沉默良久,缓缓颔首。
在权力较量中,真正左右局势的是人心。
至于证据之类的东西,在多数情况下毫无意义。
那些需要依赖外力验证自身的人,往往是最弱小的。
他们通过证据来寻求外界的支持与认可。
但在这朝堂之中,在权力的游戏里,比拼的从来不是证据,而是实力的差距。
吕氏究竟有没有犯错,根本不重要!
杨士奇手中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吕氏有罪,但他凭借对人心的操控,让老朱在内心深处判定吕氏有罪!
政治,本质上就是一门玩转人心的艺术!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吕氏是否清白,她失败也是理所当然。
归根结底,在这场以整个大明江山为棋盘、以亿万百姓为棋子的游戏中,她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罢了!
两人交谈之际。
外面再次传来通报:
“燕王求见!”
...
------------
“大哥还在世时,我虽怀揣雄心,却从未想过要与大哥争夺。”
府邸内厅堂之上,朱棣望着天空叹息。
此夜云遮星月,星光寥落。
朱允熥命人在外面布置了桌椅,四周燃起火把,叔侄二人对面而坐。
身边侍从尽皆退去,四周寂静无声。
“父亲出身低微,历经多年征战,最终从平民登上帝位。”
朱棣说道:“我们同是他的孩子。”
“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
“父亲胸怀大志,我们自然也不能逊色。”
“不只是我,就连二哥、三哥,乃至其他的兄弟们,都有不少心存远大的抱负。”
“既然父亲仅凭一己之力便夺得江山。”
“我们身为皇子,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拥有?”
“其实大家都怀着同样的想法,只是有的人隐藏得深一些,不曾显露罢了。”
日常里虚伪应酬,戴着假面生活。
如今四下无人,朱棣难得坦露心迹。
这也是他此行的目的所在。
朱允熥嘴角浮现一丝浅笑。
朱棣所言属实。
一则源于血脉传承的强大力量。
太祖朱元璋本就是心怀壮志、不甘屈居人下的雄主。
其子承袭此等基因,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有其父必有其子,并非稀奇。
待至下一代乃至更远的后人,因家族长辈皆为亲王,便不再会有“江山属于我家,我也应分一杯羹”的想法。
他们会安于享受太平亲王的生活。
而开国第一代则全然不同。
另一方面,太祖赐予九个儿子边疆封地,并赋予他们兵权,以制衡武将和功臣集团的力量。
这一举措无形中助长了他们的欲望。
掌握锋利刀剑,心中难免生出杀意。
藩王们镇守一方,统领千军,时间久了,无欲无求反倒令人诧异。
建文帝后来急不可耐地削藩,也正是洞悉了这一点。
实际上,无论何人继位都会采取类似行动。
一个统一的王朝,岂能容忍藩王势力坐大?
差别只在于如何削弱藩王罢了。
“不过,我们都明白,无人能与大哥抗衡。”
朱棣自嘲般笑了笑,“长兄如父,大哥是我们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
“只要大哥在世,我们无需争夺,也无法超越。”
“然而谁能预料命运弄人,大哥竟英年早逝。”
“储君之位悬而未决,此刻若有人声称毫无觊觎之心,你也难以置信。”
朱棣端起桌上酒杯一饮而尽,苦涩道:“罢了,我认输!”
“刚起步便败得一败涂地。”
“你比大哥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