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进来几人都十分紧张,语无伦次的,有了段舒华的对比,就显得差强人意。
一直到第七位进来的,是一位婶子,穿着一身绿军装,精气神特别好:“我叫常茹,是名军嫂,我丈夫在前线受伤退伍了,之后就一起回到了青苗村生活。
我在随军的时候,军嫂有上学,我差不多初中水平,也经常帮助大家解决矛盾,还组织过军嫂在过年的时候表演节目。”
村长又给吴耀和顾汐补充:“常嫂子和秦哥没有孩子,经常帮忙村里临时照顾照顾老人和孩子。深受村民的爱戴,我以前经常遇到问题还会去问秦哥给意见。
两口子非常的热心肠非常的善良团结。村民有些人对他们的信赖胜过我这个村长。”
常茹连忙摆手:“老徐,你也谦虚了,周边这些村,谁不羡慕我们有你这样一位村长,从来没有仗势欺人这种事情发生,村民也都很团结,大家对你还是很信服和认可的。”
对于军嫂,顾汐一直都非常佩服:“常婶子,我没法对您进行评价,你就是我们需要的人选。
我一直觉得每一位军嫂,都是无名英雄。丈夫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军嫂常年的提心吊胆和义无反顾的默默支持,才有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之前说的女性独立所具备的坚强,乐观。在你身上有了最好的体现。用瘦弱的肩膀为军人扛起了家庭的一切责任。军功章有军人的一半也有军嫂的一半。
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婶子,欢迎你加入村委会的大家庭。”
吴耀早已眼眶含泪,想起自己的过往,站起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嫂子,我以前也是名军人,我知道你的不容易,也知道秦哥的伟大,他当初的任务可谓九死一生,幸好你们都挺过来了。欢迎你。”
常茹被顾汐的一席话说的也是感动不已,虽然随军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当初每次丈夫出任务时候的担惊受怕依然十分清晰,有时候半夜做梦,丈夫出任务受伤,一下惊醒,才反应过来,已经离开部队回到青苗村了,老秦连忙安慰,可这种感受,可能会一直伴随自己,影响深远。
“我很高兴能录取,希望能为村里做出贡献。”
第一位录取人选确定,大家一打听之下是常茹,都由衷的认可,没有人有异议,可谓是众望所归。
三人平复了一下心情进行后面的面试,接下来的几人符合要求,但言谈间,却没有为村子,为村民积极努力的热情。
包括三人都很纠结的李彤,她的准备非常的充分,自我介绍和当初的读书成绩也不错,可就像个考试机器一样,没有感情。
徐峥嵘倒提出:“我觉得可以给她一个机会,她态度还是很好的,做事情认真负责。不热情正好可以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