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镇修整(1 / 2)

汉末听雨 青竹小妖 1100 字 9小时前

小镇虽靠近长安,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没长安城内的勾心斗角,心情也舒畅许多。清晨起床的周晨,伸了个懒腰,推开那扇有些年头的木窗,清新的空气裹挟着淡淡的泥土芬芳与青草香气扑面而来,让他不禁深吸一口气,瞬间精神抖擞。

窗外,晨光已在小镇上悄悄铺展,远处的山峦像是蒙着一层薄纱,在熹微的光线中若隐若现。街道上,早起的阿婆正将竹编的笸箩摆在门口,里面整齐地码放着自家腌制的酱菜,准备迎接一天的营生。不远处的豆腐坊里,传出石磨转动的 “咕噜咕噜” 声,豆浆的香气也随之飘散开来。

周晨简单洗漱后,信步走出客栈,在小镇上闲逛。这是来到小镇半个月内,周晨每天都必做的事。镇外的贼人出没不定,周晨一行无法判断,干脆就在小镇停留,先将蔡邕的身体调养好。

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小镇的宁静祥和与长安的喧嚣纷争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内心格外踏实。路过街角的铁匠铺,那熟悉的打铁声已经响起,铁匠大叔赤着上身,肌肉随着铁锤的挥动而起伏,溅起的火星在清晨的微光中格外耀眼。“早啊,晨公子!” 铁匠大叔一边锤打着烧红的铁块,一边咧嘴笑着打招呼,露出两排被烟熏得有些发黄的牙齿。周晨笑着回应:“早,大叔!”

半个月的停留,周晨每日在镇上晃悠,也让他和许多小镇居民混了个脸熟。许多热情的居民,见到他每日必到的晃荡,也会如铁匠大叔般招呼。

来到医馆门前,今日终于开了门。头发花白的老郎中正炮制着药材,一边还耐心仔细的教着一旁的小学徒。察觉到有人进来,老郎中抬起头,看到是周晨,脸上立刻浮现出和蔼的笑容:“晨公子,今日来得倒早。”

周晨抱拳行礼,说道:“孙大夫,师父服了您开的药,这几日感觉精神好了许多,特来向您道谢。”

老郎中摆摆手,笑道:“能有效果便好,蔡先生身子骨虚弱,还需慢慢调养。你在此稍等会,我将这几味药炮制好,你带回去,继续给蔡先生煎服。”

一旁的小学徒看了周晨一眼,有些气鼓鼓的补充道:“为了找这几味药,我们几乎走遍了大青山,命都差点丢了。”

周晨愣了一下,难怪这几日医馆没开,原是出门采药去了。周晨心中满是感动与愧疚,赶忙向老郎中与小学徒深深作揖:“孙大夫,小兄弟,实在是辛苦你们了,为了我师父的病,让你们冒此大险,周某感激不尽。若有任何需要周某效劳之处,万死不辞。”

老郎中笑着摇头,不在意地说道:“晨公子言重了,医者仁心,治病救人乃是本分,不必多言。” 一旁的学徒更加不忿了,“还不多言,凶神恶煞的山贼,差点把您的脑袋都给切了。我们不多说几句,他们还以为这些药是天上掉下来的呢。到时候不懂珍惜,浪费我们的心血。”

周晨见状,心中愈发过意不去:“小兄弟,都是周某连累你们了。”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子,递向小学徒,“这点心意,你收下,算我对你们师徒的一点点补偿,拿去买些滋补的东西。”

小学徒瞪大了眼睛,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师父说了,治病救人不能贪图钱财。” 老郎中也在一旁说道:“晨公子,快收起来,我们采药并非为了钱财。”

周晨无奈,只好收回钱袋,诚挚地说道:“孙大夫与小兄弟高义,周某铭记于心。日后若有难处,定当全力相助。”

老郎中笑着点点头,继续专心炮制药材。周晨在一旁静静等待,看着老郎中专注的神情与熟练的手法,心中不禁对他的医德医术愈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