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顿时两眼放光,千恩万谢,感激涕零。赵昱连忙抬手制止道:“先别谢得太早,作为蔡郎中的徒弟,他们愿不愿意见你还两说。”
“赵兄肯出面引荐,已是感激不尽了,何来谢太早一说。”
见他态度恭谦,赵昱满意的点点头,起身临走之时,又对周晨说道:“近日李傕、郭汜的使团也在长安,他们也为王允所不喜,无尘不妨与他们联系联系。”
周晨听闻赵昱此言,心中不禁一动,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立刻恭敬地回应道:“赵兄所言极是,只是不知该如何才能与李傕、郭汜的使团取得联系,还望赵兄能再指点一二。”
赵昱微微沉吟,缓缓说道:“我听闻李傕、郭汜使团中有一位叫贾诩的谋士,此人足智多谋,在使团中颇有话语权。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或许能帮你递上拜帖。只是这之后如何说服他们相助,就全看你的本事了。”
周晨大喜过望,再次向赵昱深深鞠躬:“赵兄大恩,周某没齿难忘。若能救出师父,定当涌泉相报。”
赵昱走后,周晨满心期待,度日如年。终于,三日后的清晨,赵昱再次来找周晨。周晨一见到他,眼中瞬间燃起希望之火,几步上前迎接。赵昱神色略显凝重,说道:“无尘,我已为你联系了光禄大夫杨彪。同朝为官,他对蔡郎中的才学也是敬佩的紧,倒是愿意见你一面,但能否帮你,还得看你自己的本事。”
周晨激动不已,连声道谢:“赵兄,大恩不言谢!有此机会,我定当全力以赴。”
当天下午,在赵昱的带领下,周晨来到了杨彪的府邸。弘农杨氏,大汉名门,踏入那气派的庭院,周晨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见到杨彪后,他恭敬地行了大礼,随后将蔡邕的遭遇、自己的担忧以及对师父的深厚情谊,毫无保留地诉说出来。
杨彪静静地听完,眉头微皱,缓缓说道:“蔡郎中的才学和为人,我向来敬重。只是他宴席之上,哀悼董卓,确实不合时宜。王允指责他‘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也没说错。作为国贼董卓的死党,若要救他,只怕不容易。”
周晨赶忙说道:“大人,我师父素以忠孝着称,董卓于他有恩,他一时之间没忍住,吐露心声,确实有错,但罪不至死。何况他老人家已上了请罪疏,愿黥首刖足,续修汉史。若大人能出手相助,哪怕只是在朝堂上为我师父说上几句公道话,也算是为天下的文化传承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杨彪陷入沉思,许久后,他缓缓开口:“我可以试着联合几位同僚,在朝堂上为蔡郎中求情。但能不能救得了他,还不好说。”
周晨心中一喜,连忙跪地叩谢:“多谢大人仗义相助!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便不会放弃。若能救出我师父,我师徒二人定当铭记大人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