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流民乱象(2 / 2)

汉末听雨 青竹小妖 1340 字 20小时前

方才还盛怒的汉子,一下被几个如狼似虎的衙役盯着,再不敢多说,皱着眉头看着碗里的粥,犹豫许久,最后闭着眼喝完。而后钻出人群,拔腿跑掉。经过一番闹腾,队伍继续缓缓向前。只是排起的队伍,明显比之前少许多人。那些走出队伍的人,都悄悄退到一旁,隐入暗处观望。

施粥的工作回归正常,核对号牌,分粥,然后监督人喝掉,队伍井然有序。直到轮到一干瘦蜡黄的妇人,背着个嗷嗷待哺的娃娃,队伍又开始停顿。妇人又是作揖又是磕头,不断哀求着。“娃娃还小,喝不得带沙的粥,求几位差爷发发慈悲,给碗不含沙的粥吧!”

分粥的衙役冷脸看着,只是不理,还不耐烦的呵斥道:“只有这粥,你要不要,不要就走。”

干瘦妇人也不接也不走,仍不断磕头,哭得泪如雨下。寄希望于自己的惨像能打动分粥的衙役,舍她一碗不含沙的粥水。“娃娃太小,喝不得含沙的粥啊。”

身为衙役,见惯了人间疾苦,如何会为一妇人心软。眼神一扫,示意一旁监督的衙役将人拖出去,嘴里叫着‘下一个’。

见衙役过来拖人,妇人趴在地上,拽住熬粥的棚柱,死活不肯走。心有恻隐的衙役看着她背上哇哇大哭的娃娃,没下死手,无奈的看向分粥的衙役,示意自己也没办法。队伍陷入停滞,衙役口中的下一个也不再上前,后面的流民也都停滞,无声的支持这个可怜的妇人。分粥的衙役皱眉,耐起性子解释:“所有人的粥都一样,我们没有不掺沙的粥,你若要不掺沙的粥,回家找娃他爹去,莫来找我要。”

妇人挫败无语,嘤嘤啜泣,可背上娃娃的哭声叫她无法软弱。“家里无米下锅,我等没有活路。都说县长老爷是活菩萨,开仓济民,我等才来县城。实在是娃娃才出生不久,喝不得掺沙的粥,小妇人才如此,求差爷发发善心。”

分粥的衙役也知道娃娃喝不得这粥,可她不喝这粥,自己的婆娘子女就得喝,想到这也由不得他不狠心。“我都说多少遍了,我这里没不掺沙的粥。你若要不惨沙的,回家找你男人,既然生了就得养,莫把责任丢给他人。”

“话怎么能这么说”,衙役的话刺痛了周围许多人的心,众人纷纷指责于他,声援妇人。

见周遭众人都同情自己,妇人也赶紧辩驳道:“非我家郎君逃避责任,生而不养。实在是逼不得已才来的县城。地主要涨地租,郎君与主家争辩了几句,就被打断了腿,小妇人这才进城来求活路的。”

听到她家男人被地主打断腿,再想到自家遭遇,也是受地主压迫,于是更加同情她。都开始不断指责分粥的衙役。衙役见此,停下手中动作,冷眼相对,也不再辩驳,静等他们消停。维护秩序的衙役,努力隔开激愤的百姓。生怕他们掀翻这粥棚。坐在前边的书办见这乱纷纷的场景,终不忍婴儿继续哭泣,从案几下摸出一碗不惨沙子的白粥倒到妇人碗中。再叫分粥的衙役给自己打了一碗含沙的粥放回案几之下,这起纷争才告一段落。

众人见此再不多说什么,都知道这是书办将自己的口粮让给了娃娃。妇人感恩戴德的爬到一旁,开始给娃娃畏粥。娃娃喝到粥,顿时不再哭。书办也漏出欣慰的笑。这个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一些人修修补补。

只有分粥的衙役冷眼旁观着书办,在他转身时开口询问道:“吴书办倒是好心,只是不知那掺沙的粥是给你婆娘喝呢,还是给你娃娃喝?亦或是自己喝?”

听到这话,吴书办漏出一丝苦笑,回头对衙役点了点头。自己还过得一地鸡毛,却又偏偏见不得这人间疾苦。空有一副菩萨心肠,却没有能力普度众生。最后让自己和身边人受苦,这是病,所以需回头。从始至终,似乎只有那分粥的衙役,才是人间最清醒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