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幽灵战机(2 / 2)

他手指颤抖地敲击键盘,试图校准信号,但屏幕上的红点闪烁不定,数据乱成一团。

控制室瞬间炸锅,刺耳警报声响彻雷达站,红灯疯狂闪烁,如血光笼罩。

站长拉维少校冲进控制室,脸涨得通红,衬衫被汗水浸透,吼道:“多少架?坐标!快报!”

阿尼什咽了口唾沫,声音发干:“至少……一百五十架,西南方向,距离一百二十公里,信号不稳定,可能是两百架!”

拉维抢过对讲机,声嘶力竭地向新德里防空指挥部汇报:“敌军战机群来袭,数量庞大,信号异常,请求紧急支援!”

S-125防空导弹阵地进入战斗状态,士兵们慌乱装填导弹,雷达天线疯狂转动,试图锁定目标,但屏幕上的红点如鬼魅般跳跃,忽而分散,忽而聚集,无法形成有效跟踪。

新德里上空,印度空军的米格-21“鱼床”和苏-7“装配工”战机紧急起飞,引擎轰鸣震得巴拉姆空军基地的玻璃颤抖。

米格-21是主力战机,最大速度约2.1马赫,作战高度上限约米;苏-7作为攻击机,速度约1.6马赫,作战高度约米。

这两型战机性能早已落后,雷达系统老旧,依赖地面引导,缺乏电子对抗能力。三十架战机组成三个松散编队,呼啸冲向云层,机翼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飞行员们挤在狭窄驾驶舱内,汗水滑下面罩,耳机里充斥着指挥部的急促指令:“全速拦截!目标西南,高度未知,准备接敌!”

然而,天空空荡荡的,除了厚重云层与远处地平线的微光,什么也没有。米格-21的R-13雷达拼命扫描,却只能捕捉到杂乱信号干扰,屏幕上红点闪烁不定,仿佛整个空域被幽灵战机填满。

领队飞行员拉胡尔中校通过电台怒吼:“指挥部,目标在哪里?雷达全是杂讯,目视无发现!”

指挥部的回应断断续续,夹杂刺耳电磁干扰:“继续搜索……信号异常……高度可能在米以上……保持警惕……”

事实上,黑鹰战机在两万米高空巡航,远超米格-21的作战高度上限。其三马赫速度让印度战机望尘莫及,即使偶尔进入雷达范围,低雷达反射截面与通讯干扰系统的双重掩护也让它如同隐形。

猎隼在驾驶舱注视仪表盘,干扰系统全力运转,释放强电磁脉冲,模拟上百架战机的虚假信号,彻底扰乱印度雷达网。

战机的信号接收器默默记录新德里雷达站的发射参数——S-125导弹系统的主雷达工作在6Ghz频段,脉冲重复频率800hz,发射功率约250kw。这些数据通过加密频道实时传输回孟买的作战实验室。

雷达站控制室内,操作员们满头大汗,屏幕上的红点如鬼魅般跳跃,数量时而激增至两百,时而骤减至几十,无法锁定。

阿尼什一拳砸在桌上,咒骂道:“该死!这不是雷达坏了,是被干扰了!”

拉维少校紧咬牙关,额头青筋暴起,低吼:“通知指挥部,请求备用雷达站支援!”

但他心中一片迷雾——信号如此异常,究竟是设备故障、天气影响,还是未知的敌方技术?没有人敢断言这是瓦德瓦的电子战,毕竟如此先进的干扰技术超出了印度空军的认知。

天空中的印度战机徒劳盘旋,燃料逐渐耗尽。米格-21的雷达完全瘫痪,飞行员靠目视搜索,但两万米高空的黑鹰战机早已融入云层,肉眼无法捕捉。

苏-7试图低空巡逻,搜索地面目标,却被指挥部紧急召回——防空导弹阵地因信号混乱,险些误锁己方战机。拉胡尔中校咬牙切齿,通过电台咆哮:“这不是战斗,我们被耍了!全队返航,节省燃料!”

高空之中,猎隼注视仪表盘上的燃料与系统状态,嘴角微微上扬,低声道:“任务完成。”

他轻推操纵杆,黑鹰战机划出一道优雅弧线,返航孟买,留下新德里上空一片混乱。

孟买主基地,作战实验室的屏幕墙上,实时数据显示印度雷达网的崩溃。云茹盯着屏幕,忍不住笑出声:“看吧,他们的雷达站现在跟瞎子没两样!”

黑莲花附和着点点头,语气平静:“这只是开始。有了这些参数,我们可以优化干扰信号,下次出动,他们连起飞的机会都没有,他们的飞机会被我们全部摧毁在机库中。”

库马尔心情也是颇为复杂,这种技术如此恐怖,如果他在对面恐怕也早已绝望。不过还好这种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摧毁了印度空军的信心,更为北上的总攻铺平道路。印度人尚在困惑中,未能将这场雷达瘫痪归咎于他,但这正是他想要的——让敌人摸不清底细,在迷雾中自乱阵脚。

——

\"哭泣的熊猫\"

美军的战术,当时兔子在九四年吃了很大亏,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一下。

(我想插个图,但手机端不支持,我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