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辛格步枪(2 / 2)

他又问了几个具体问题,比如直升机的部署和恐怖分子的数量,队员们一一作答,条理清晰。

一个多小时后,罗斯汉收起笔记本,站起身向阿贾伊致谢:“局长,谢谢您的配合,这些信息太宝贵了。我这就回去完善剧本,有进展一定通知您和库马尔先生。”

阿贾伊挥挥手,笑道:“去吧,别把我们拍得太窝囊就行。”

罗斯汉离开警察局时,已是深夜。他坐在车里,点燃一根烟,心中暗自盘算:有了特殊事件处置小组的描述,战斗场面算是有了底子,但库马尔那把ScAR步枪的出场还得再确认一下细节。

几天后,他拨通了库马尔的卫星电话。电话接通后,罗斯汉语气兴奋:“瓦德瓦先生,我从瓦德瓦局长的小组那儿拿到了不少素材,战斗场面有保障了。不过您那天用ScAR步枪的具体情况,能不能再跟我详细说说?”

库马尔的声音从听筒传来,沉稳中带着一丝笑意:“罗斯汉先生,你动作挺快啊。ScAR的事我可以告诉你,那天我用一根长竹竿踩着墙跳到三楼阳台,进去后我在一楼二楼各杀死了两名恐怖分子,在四楼杀了两个恐怖分子并发现了中国代表团,之后我等待增援和四名特殊事件处置小组的队员一起从四楼往下清敌。你想拍就拍吧,别太夸张就行。”

罗斯汉连连点头:“明白!这竹竿跳楼的场面太棒了,我会让演员把您的气势演出来。剧本弄好后,我再来找您过目。”挂断电话,他靠在椅背上,心中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时间转眼来到1991年3月,孟买的天空渐渐褪去冬日的阴霾,迎来一丝春意。荒野中的主基地内,军工厂的最后一根钢梁被吊装到位,巨大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库马尔站在指挥塔上,俯瞰这座占地颇广的设施,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系统界面弹出提示:“军工厂建造完成,武器装备生产线已就位,可生产枪械、弹药及精密设备。当前资金:7800单位。”这几个月中,矿石精炼厂持续运转,基地资金终于有所回升。

与此同时,库马尔与印度国防部的合作也步入正轨。辛格少将作为国防部采购处处长,成为推动“辛格”步枪的关键人物。

他不仅亲自参与了与兵器工厂委员会(oFb)的谈判,还在多次会议上热情洋溢地推广这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步枪。

这天,库马尔带着ScAR步枪和“辛格”步枪的原型机,来到oFb位于孟买的工厂,与辛格少将及几位技术官员会面。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张长桌,墙上挂着印度国旗,气氛庄重而热烈。

辛格少将接过“辛格”步枪,仔细端详。这款步枪外形简洁,枪身采用轻量化钢材,配备5.56mm北约标准弹药,枪托可折叠,适合印度士兵的体型。

他试着拉动枪栓,点了点头:“瓦德瓦先生,这枪手感不错,重量轻,射击稳定性也好。比英萨斯那堆破铜烂铁强多了。”

库马尔微微一笑:“将军,这款枪是我团队根据印度实际情况设计的,成本控制在每支3000卢比以内,零件简单,维护方便。年产20万支没问题,完全能满足陆军需求。”

一名技术官员拿起步枪,检查弹匣接口,赞叹道:“弹药通用北约标准,这点很聪明。生产线要是铺开,能省不少进口成本。”

另一名官员却摆摆手,语气平淡:“成本多少我们不关心,关键是采购价得定好。每支400美元左右,这价格合理,多出来的部分,咱们和瓦德瓦科技机械集团按老规矩分润。”

辛格少将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这种“潜规则”心知肚明。

他放下步枪,拍着桌子说道:“好!我早就看不惯英萨斯的拖延了,设计缺陷一堆,士兵拿在手里都嫌沉。你这‘辛格’步枪,我一定推上去!”

他顿了顿,咧嘴一笑,“再说,这枪叫我名字,我不得多费点心?”

库马尔不动声色,心中却暗自盘算:每支400美元约合卢比,远超实际成本3000卢比,这中间的差价足够让各方满意。

他点头道:“将军,各位,价格没问题,ScAR步枪已经通过特种部队测试,‘辛格’步枪只要oFb点头,马上可以量产。我还打算在军工厂再开一条线,专门生产弹药和配件,保证供应。”

辛格少将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这样定了。我回去就向部长汇报,把合作协议签下来。你这边准备好原型和报告,咱们争取半年内让‘辛格’装备第一批部队。”

会面结束时,辛格少将亲自送库马尔到门口,拍着他的肩膀说:“瓦德瓦先生,你这步棋走得好。

印度需要自己的军工,咱们一起干出一番事业!”

几位官员站在一旁,相视一笑,显然对这笔交易的“额外收益”颇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