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如何推行科举制?(1 / 2)

正德殿御书房。

“陛下,李大人已归,此刻正于殿外候见,恳请陛下召见。”

王震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恭敬,向赵政禀报着。

赵政轻轻点头,眸中闪过一抹温和。

“宣李爱卿觐见。”

李维立于御书房外,细心地整理一番衣冠,确保无误后,方才入内。

一见赵政,他即刻跪伏于地,声音沉稳而恭敬。

“微臣李维,叩见陛下圣安!”

赵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目光转向一旁的高力。

“小高,速速替朕扶起李爱卿,给他赐座,再备上一盏好茶。李爱卿此行儋州,想必舟车劳顿,着实辛苦了。”

高力闻言,迅速搬来一张雕花椅,轻置李维身旁,随后转身去准备茶水。

待李维坐定,赵政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切入正题。

“李爱卿,此番儋州之行,可有收获?细细道来。”

“启禀陛下,微臣手握尚方宝剑,已将儋州境内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全部收监。此等贪官,犹如蛀蚀国本之虫,致使民心鼎沸,怨声载道。”

“这些贪官污吏,与地方豪绅勾结,狼狈为奸,肆意欺压百姓,微臣已依法将他们悉数捉拿归案,现正候大理寺审讯发落。”

“微臣已将陛下严惩不贷的决心,传达给了当地的百姓。他们对陛下此等贤明果断之举,无不交口称赞,心生敬仰。”

赵政闻言,缓缓起身,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言道:“李卿有所不知,在你前往儋州这段时间里,朕已对朝堂官场进行一番大力整顿。”

“臣已悉数闻之,陛下英明决断,革新官制,将朝堂架构重塑为三省六部之制,更推行科举新法,意在根绝门阀士族对才俊之路的桎梏。”

“李卿消息倒是灵通。”赵政语带笑意。

“皆是王公公点拨,臣方得略知一二。”李维恭谨回应。

“李卿,朕观六部之中,有一职似与卿颇为契合。”

李维心中微动,试探性地问:“莫非陛下有意裁撤都察院?”

赵政轻轻颔首,眸中闪过一抹决绝。

“都察院之职,多涉纠葛,易触霉头,交由朕之近侍更为妥当。至于卿,朕意属你为刑部尚书之选。”

李维深施一礼,言辞恳切。

“微臣感激陛下厚爱,一切但凭陛下旨意。”

赵政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赞许。

“李卿,为卫将军洗刷冤屈的重任,朕便托付于你了。”

“微臣誓当竭尽所能,万死不辞。”

赵政的目光柔和了几分,似是想起了什么。

“李卿,你与皇贵妃也已多日未见了吧?朕特许你前往幽宁宫,一叙旧情。”

此言一出,李维心潮澎湃,激动得几乎不能自已,连忙跪伏于地,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微臣叩谢陛下天恩!!!”

“好了,你且退下吧。”赵政轻轻摆手。

李维起身,步伐略显沉重地退出了御书房,在王震的引领下,一步步朝着幽宁宫的方向行去。

李皇贵妃近日深陷六宫琐事之中,忙得几乎抽不开身。

然而,在这繁忙之余,一抹淡淡的忧愁却悄然爬上心头。

以前陛下还会偶尔踏足幽宁宫,带来一丝丝温情与慰藉。

但如今,那熟悉的身影却沉浸在安宁宫的温柔乡里,夜夜留宿,不言而喻,分明是为宁妃的崛起铺设道路。

李皇贵妃心中曾怀揣着一份期盼,在大皇子与三皇子相继失去了太子之位,她也曾暗自思忖,或许自己的孩子终有一日能触碰到那遥不可及的东宫宝座,窥见一丝龙袍加身的曙光。

可一切终究是她自己一厢情愿。

陛下赐予她皇贵妃之位,已是天大的恩赐,容不得她再有半点非分之想。

认清现实的苦涩,让她不敢再轻易奢求更多,只能默默承受这份失落与无奈。

“皇贵妃娘娘,李大人来了。”

李皇贵妃尚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李维已大步流星跨过了宫门的门槛。

“父亲!”李皇贵妃一声呼唤,语气中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李维闻声,脚步更加急促,几步上前,躬身施礼,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微臣拜见皇贵妃娘娘。”

“父亲,此间并无旁人,无需如此多礼。”李皇贵妃轻抬玉手,语中满是温情,“咱们还是进殿详谈吧。”

言罢。

她轻移莲步,引领着李维步入了寝殿之内。

“女儿啊,近来可安好?”李维关切地问道,目光中满是慈爱。

“父亲放心,女儿一切都好。”李皇贵妃轻声回答,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只是这六宫之事繁多,女儿确实有些应接不暇。”

李维紧紧握住女儿的手,眼中闪烁着欣慰与疼爱的光芒。

“只要你过得好,为父便心满意足了。”

李皇贵妃轻启朱唇,悠悠叹了口气,言道:“陛下近来皆在安宁宫安歇,说是体恤女儿统摄六宫之辛劳。”

李维闻言,眉头微蹙,目光中带着几分洞察人心的锐利。

“你莫要瞒我,你过得好与不好,为父一眼便能洞穿。可是陛下对你有所疏远?”

皇贵妃轻轻摇头,语中带着一丝无奈与释然。

“父亲,这怎能怪罪陛下呢?或许陛下心中已有另立中宫之意。咱们李家能有今日之尊荣,已是万分难得,女儿心中已是满足,断不敢再存非分之想。”

李维面露惋惜之情,轻叹道:“女儿,你距那母仪天下,尊享后宫之位,仅一步之遥。为父誓要助你跨越这最后一道门槛,真正成为那至高无上的后宫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