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伤逝之痛(2 / 2)

要知道,这个年代,城市五保老人每月的生活费也就是8元;一个工人的每月工资36.5元要养活一家人的啊。

刚才话里有话感觉事情很难办的同学,也大松了一口气“总算又完成了一件事情”。

会议开到晚上8点多钟才散会,邹庆弟和两位班长留下来负责填报表册。

邹庆弟也是一个急性子的大炮筒子,他情绪激动、嗓门很大,一旦话闸拉开那是不容易闭上的:“现在群众对霍书记意见就是很大,如果早一点拍电报通知单位,小何父子就还能见上最后一面……

现在对老陈的意见也很大,只听领导的,不能把群众的意见反映给领导”

倪子祥与小何在一个小组学习、一个宿舍共同生活,考试一起传递小纸条,小何像一个哥哥那样帮他出谋划策、他们之间感情比较深的。

他不敢说领导,但还是情不自禁想说话:“现在很多同学都对老陈有意见,确实,他现在很脱离群众”。

忆江南帮助解释:“不能怪老陈,认知不同立场不同,用不着怪谁,大家互相理解吧……我倒是感觉,搞学生工作,年纪小一些的、更好;年纪大些的同学,热情干劲都不如年纪小的同学,他们更有闯劲”。

她还在腹议,你们还不知道我现在承受的非议和指责呢。

话未落音,老陈同学就走进来了,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大家不由一愣。

老陈说道:“小何的父亲和他们单位的领导,他们现在办公楼值班室,我带你们过去看看吧”。

小何的父亲,才51岁。

黝黑的皮肤、满脸都是纵横交错深如烙印的皱纹;矮矮的个头佝偻的身躯,树皮一般粗糙的大手,骨节分明微微蜷曲肿胀;已经是沙哑的几乎发不出来声音的呜咽着。

一想到再也看不见儿子了,捶胸顿足就像一头羸弱受伤的困兽嚎啕哀叫……

身边照看着他的就是彭县医院的办公室副主任,小何的同事兼好友王宇。

为他擦去流淌的眼泪、为他搓揉那双冰凉的双手、为他按摩麻木的双腿、为他倒上一杯开水、再低声的用当地方言劝说着什么……

面对这位经历了 “青年丧妻老年丧子” 人生最大不幸的老人家,几个年轻同学都说不出任何一句能够安慰老人家的话;语言在这个时候就成了最多余的东西!他们几人只是红着眼圈、默默无语直直的站立在老人面前……

忆江南也是只能不停地擦去脸上的一片湿凉......

还是王宇比较机灵,反客为主请大家坐下。

他介绍了有关彭县医院的情况:“突然收到电报,接着又是长途电话,我们医院的同志非常震惊,很多同志都哭了......小何在县医院是重点培养对象,才被推荐来上大学的……

大家议论纷纷,对小何死于破伤风感到疑问,这种病在我们县医院是可以治好的啊……原本有意派医生过来参加抢救,主要是收到消息太晚了;同时也考虑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各方面条件、都应该比我们县医院更好才对,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唏嘘不已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