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故乡情节(1 / 2)

工农兵大学生 艾叶子 1295 字 11小时前

走一小段回头路,下一个300米的短坡,很快就到家了。

父母亲虽然早都已经退休退职,可是各有各的事情,仍然很忙;家中的庭院,显得有些杂乱,落叶和枯枝满园可见。

放下行李,忆江南立即开始打扫子。

韦同志回东北、去看望娘家的兄弟姐姐们、还有她村子里的父老乡亲去了。

韦同志的父亲是东北人、在解放前是个车把式,常年累月帮助老板跑货;那时候夫妻俩带着五个孩子3女2男,日子过得还行,全家能够不饿肚子。

只是这个最小的女儿,宁死不屈就是不肯裹脚;被母亲韦刘氏强逼着、白天裹上了晚上自己又放开;就这样来回折腾来回抗争,硬是没有裹成;成了这个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大脚”。

韦同志5岁那年,一家之主被土匪绑了票,说自己只是一个替老板赶车的把式、没钱;土匪哪管你这些啊,交不上高额赎金就被撕了票。

家中的顶梁柱一倒,这一大家子的日子就难过了。

大姐二姐都远嫁了人家,长子韦连升只能是长兄为父,把老娘、小妹妹和1岁的小弟弟都养活起来。

大嫂不识字可心眼好,要伺候哭瞎了眼的婆婆,要拉扯着小小年纪的小姑子和小叔子,一家人艰难度日。

多少年来,老百姓遵从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习俗,韦同志不到16岁却参军了,在那旮沓还是惊天破荒的第一人。

一个打死也不肯裹脚的东北大姑娘,在当时国军共军土匪三分鼎足的混乱年代、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姑娘家家怎么会去吃军粮?

村子里的老少爷们成天叼着大烟袋,胡嘞嘞着传递着一个惊人的消息:“韦刘氏家的那个老姑娘韦大脚跟八路跑了”……

韦大脚是经过表姐介绍,认识了一个“老八路”忆忠勇、参加革命队伍第3天,就接到了攻打四平的战斗任务。

那个山沟沟里的村民,搞不清楚部队的番号、他们只是知道共军这边有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后来又叫解放军、参军以后才知道是林彪的第四野战军。

从1946年3月一直到1948年3月的两年期间,共军与国军一共是四战四平。

国共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真正的打仗时间是63天。

日本投降以后,1946年3月13日,驻四平苏联军队全部撤离。

东北民主联军决定:首先控制沈阳以北的“长大铁路”干线城市,并由西满军区部署首先夺取战略要地四平。

这是“一战四平”、是共军打国军,被称为“四平解放战”,3月15日开战,激战了3天共军打赢了。

“二战四平”国军打共军,要夺回四平,被称为“四平保卫战”;

1946年4月18日,打到5月18号,整整一个月;因为作战科长王继芳投敌造成共军损失惨重,功亏一篑,最后不得不撤出四平地区。

“三战四平”是东北民主联军与国军决战于四平外围,被称为“四平攻坚战”;这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从1947年6月11日开战,打到6月30日,共军撤出四平战场。

“四战四平” 被称为“四平收复战”,1948年3月4日开战,至3月13日攻城占领四平,战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