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组长的发言,对忆江南非常有意见、没有摆事实讲道理了;完全是酿成了一种情绪、怨气非常大。
帅小雅发言:
担任干部有畏难情绪,得过且过有推脱躲避思想、对小组工作、宿舍问题感到棘手;
递交入党申请书以后,女同学中间产生一些意见、对自己有压力、宿舍里团结不好有些沟通工作做的不够;
班干部做工作多意见也大、自己应该以身作则,一些工作叫别人做自己不做,比如班里排练节目不接受角色、影响很坏、一件小事举足轻重,有问题有意见要摆上桌面来说会比较好。
看来,党员评议第一批发展对象中没有帅小雅,这种消息已经被添油加醋、并且通过非正常渠道传到她的耳朵里、她还是很有一些介意的、把原因归结到忆江南身上了;有的意见表面上借口扮演“女皇”的事情而发,其实心中的怨气流露无遗。
岑俪琳再次发言:
对班上的同学是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政治课、实验课的时候上街取工资、班长还批假,对这些人不批评还包庇?
听得出来,岑俪琳这是对正副班长都很有意见,已经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了。
章广田再次发言:
要充分确立班干部的威信、要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
班里出现一些问题,应该逐一解决;做到好人好事有人夸、不正之风刹下去,这样才能对年级工作有促进;在77届学生入校之前,做出榜样。
李凤英发言:
陈组长和屈建国发生口角,组长是关心是负责但方法不大注意;小曲不理解组长、群众中间有一些意见舆论,正气应该坚持、奖罚要分明;对班干部要求太高了,那么多的议论对不对?。
一班的思想作风整顿组织纪律整顿,起因是年级的政治大课二组组长祝福安和2名同学缺席外出,班长倪子祥和支委老陈同学、在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意见;整个年级是因为晚自习有人溜号去看电影,需要纪律整顿。
怎么变成了忆江南这个人居然有这么多“十恶不赦”的严重缺点?
大家都觉得最奇怪的是:平日里看上去与她关系很好的两名女同学岑俪琳和帅小雅居然成为了“主攻手”?
不管班里有什么事情,在女生当中,这三个人也都是在一起商量工作、看上去接触是最多、关系也是最好的啊?
大家都在关注,忆江南会怎么样对待这种直截了当毫不客气尖锐无比的,说好听一点是“批评意见”,说不好听就是“人身攻击”的?
会议上,忆江南能够克制自己的心动过速和动脉充血,她只是垂下了那双被浓密眼睫毛遮挡的眼睛,非常认真严肃倾听、一字不落的记录批评意见……
离她座位最近的周淑芬很关心地看着她的反应。
她一言不发,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那两排微微翻翘的长睫毛随着眨眼动作,时不时上下翻动一下;笔记本记录写满一张纸翻页时,她的眼睛抬了一下,周淑芬看到了她目光里的沉着深邃、有一种不为所动的坚定。
主持会议的曾书记,他最清楚这两名女同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发言。
岑俪琳是被免职后已经开始不甘闲居寂寞了、帅小雅是因为这次组织发展没有列为第一批、对忆江南有意见了;还有这个老陆同学是因为班组调整的遗留问题、感觉自己受到迫害了?
时不时打量着忆江南,会议期间他关注了忆江南很久;他没有看到自己认为可能会出现的表情或反应,这个忆江南能够如此保持冷静?突然有一句话跃上他心头“每临大事有静气”。
她没有做任何解释、也不会违背内心说上一些应付式的套话、她只是很认真地聆听、记录、思考;很严肃地表态过一次:
“对于群众的各种意见、作为个人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组织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
她也不解释到底是什么倾向,因为她知道,那个“日记事件”之后的涟漪,她迟早都是要面对的。
还是要等待问题充分暴露,大家能形成共识的时候才是解决问题的时机。
曾书记发言:
座谈会开的很好,是一个好的开头;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抓纲治班”把矛盾暴露出来,相信大家的用心是好的;有些意见不一定吻合事实,要看主流看本质。
问题出在下面,班委要负责、年级领导要负主要责任,放松思想工作要吸取教训;
开过会后要心情舒畅、形成团结局面、抓主要矛盾把工作搞上去。
也许是意识到了,前段时间,两位年级领导一位考虑小家庭团聚调动问题、一位考虑研究生考试、对年级的学生工作都有些放松的缘故,曾书记主动提到了“年级领导要负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