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重逢(2 / 2)

工农兵大学生 艾叶子 1430 字 16小时前

50年代全国刚解放,人口凋零百业待兴,政府号召“增加人口多生孩子”。

艾叔叔与夫人李阿姨生育了7女一男,积极响应了党的号召,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争先当上了“英雄妈妈”。

她的女儿们个个如花似玉、被称为“七仙女”。

大女儿艾江南,参军后就在庐山五一疗养院当护士。

一次中央会议在庐山召开,住在1号楼的一位贵妇人索要了她的照片,并通知她等待调往北京的命令。

她懵懵懂懂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多少年后才知道她稀里糊涂逃过一个大劫。

艾叔叔的二女儿就是艾江雪,是忆江南八一小学的同班同学,1968年从省城被分配到西江省机械厂。

忆江南对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要是见过面说过1、2句话,这个人她就不会忘记的。

第一次工厂新学员集中,将近200号人坐在一起开会,她一眼就认出来这个分开了6、7年的小学同学,主动上前一连三问:“你是不是八一小学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叫梅云霞……你叫艾江雪对不对?”

艾江雪做梦也没想到,刚刚来界西市报到,还会有人认得她?可是这人说的都对呀。

就这样两代世交,这对八一小学的发小老同学、还是在界西市重逢,分配在同一个工厂、同一个车间、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忆江南参军上大学以后,艾江雪还没有调回省城,仍然在界西市的工厂里面坚守阵地;因为顽固性过敏性结肠炎正在省城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病。

从她那里才得知,她的姐姐转业去了上海,姐夫是一位上海籍的飞行员,现在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子玲的商店买了10斤沙果,那是一种北方的水果。

鸡蛋那么大小,黄皮透红口感有点像苹果,酸酸甜甜水分很多,很脆非常爽口,比苹果还好吃;水果摊位上就剩这么多了,全部被忆江南一扫而光,再买就要等着去仓库调货了。

黄阿姨是东北人,最近一直忙着跑医院、难得见到家乡的水果喜出望外,给她留下了一多半。

帮助忆江南买好了第二天早上5:30返回界西市的火车票,千叮咛万嘱咐“下次放假,再来我家住,回去以后,向你爸妈问好,叫他们有空来洪州玩”。

为了方便早上5:30的那趟火车上车,忆江南下午就去那个地方干部的干休所,离火车站特别近。

那个干休所起码还有老爸老妈的战友4、5家,难得过来一趟,代表父母都要去探望探望。

忆江南就住在尚伯伯和葛阿姨家里。

尚伯伯与忆爸爸30多年前、辽沈战役期间就是第四野战军的战友、住在一个院子里的邻居;他们都属于“258团”成员,即25岁以上、军龄8年、行政级别团级及以上、就可以在那个战争年代结婚成家了。

葛阿姨是个热心人,她在退休干部支部担任了宣传委员,正在负责发放电影票,串东家走西户忙得满头大汗。

忆江南放下行李乘机跟随葛阿姨挨家挨户去串门,碰上父母的老战友,顺便就问个好;聊上几句家常话,说说彼此家庭的最新情况,宽慰宽慰这些经过了枪林弹雨战火考验的多年老战友之间的思念之情。

这些家庭中的家长们,绝大多数是当年跟随毛主席参加长征的老红军。

他们都是曾经转战南北重新打回老家;解放洪州城以后,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政府里工作的铁血军人。

他们的子女也全部是在八一小学一起住校一起读书、从小就按照军事化的集体生活训练、一起长大的孩子们,都是属于知根知底两代人的世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