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班组调整(1 / 2)

工农兵大学生 艾叶子 1559 字 10小时前

距离五一节还有2天了,同学们都在教室里面做作业。

贺和平跑过来叫道“忆江南,你家弟弟来了,一共来了3个人”

“啊,没搞错吧?”忆江南一边收拾书本作业,一边还挺奇怪地问着。

“快走哟,有一个戴眼镜的个子高高的,是不是你弟弟”贺和平着急,直跺脚。

“哎呀,还真没错”忆江南赶紧往教室外跑去,身后同学们一片欢叫。

不论谁家里有人来校探访,大家都感到高兴,好像自己家的亲人来了一样。

贺和平已经将人都带到了宿舍。

见面才知道,弟弟忆江北他们一行3人,是工厂里派他们来浮州出公差的。

他们厂里卖了10台油压机给浮州地区接插件厂,现在就是过来检查机器质量、使用情况的。

这3人,全部都是熟人,其中一位是弟弟的师傅,姓冯、上海人;另一位付勇、还是大院子弟、是哥哥的战友;熟人一见面就插科打诨谈笑风生。

弟弟先告知家中情况,老爸生病住院,怕影响忆江南的学习,一直到了出院也没有告诉忆江南。

哥哥工厂里,抓革命促生产形势大好,最近被派到上海出差进修学习。

发小程宜萍刚结婚就怀上孕了,大家想到她那个矮矮胖胖的身材,自己的性格还像一个小孩,现在居然就要当母亲啦,都为她感到高兴。

程宜萍的弟弟原计划五一节结婚,因为女方工作调动不成功,只好推迟结婚了......

点点滴滴都是琐事,家乡的人事乡情 一片温馨、就是这样流转传递过来的。

大家都很关心忆江南的学习,听说她学习化学有难度,纷纷出点子告诉她怎么学化学。

这个上海人的脑子就是好使。

这位冯师傅归纳学化学要背元素周期表、掌握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原理、物质三守恒-元素、原子、质量、化学计算……,他说的头头是道,原来他是文化大革命前的老三届高中生。

付勇是当过兵的老兵油子了,顺便还给忆江南出些馊主意:“最好是不要担任了学生干部,这次化学考试就故意考不及格,然后再作为借口向领导请辞”。

忆江南堵着两只耳朵,故意气他:“你这个主意不好、不听、不听”。

听说忆江南100米跑步,第一次预测成绩要17.1秒,弟弟立即大言不惭地取笑:“什么?就这个成绩,我们用一只脚,跳也跳到了,还需要跑吗?”

忆江南回答“速度不行,耐力尚可、学校的体育竞赛只能选择爆发力强一点的项目试试了”……。

说说笑笑嘻嘻哈哈、转眼就到了吃饭时间。

忆江南拿了一个大茶杯、放好茶叶,一行人就在食堂找了一个桌子坐了下来。

体育委员沈玉其正在食堂窗口排队,招呼忆江南挤在一起,再把食堂装饭菜的4、5个碗碟盘盆都从窗口传递出来。

一边把饭菜一边递给客人、一边还问:“你来客人了,谁呀,哪个是你弟弟?……哎呀,1.78米、这么高啊?你这个当姐姐的才1米65 啊!你们的高度相差了10 多公分”!

这一天的晚餐,忆江南的这一桌客人,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一桌,大家纷纷投过来了关注的目光。

霍书记,还特意绕到了这桌旁边,很注意地打量了三位客人一番,问道:“来客人了?吃饭了?”

付勇和上海人冯师傅,故意笑道“你们书记特别关心你嘛”!

连他们都看出来了,这位书记深有意味的格外关注。

五一节的前一天,年级的班组和宿舍调整方案公布、助学金的享受人员名单公布、调整后的宿舍长名单公布……

霍书记特别提出了对于班组调整的要求:“第一不要怕麻烦、第二不要乱猜疑、第三不要舍不得、第四不要合不拢,各个班组可以搞一些迎送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