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儒工辩论赛(思想碾压)(2 / 2)

公孙衍一时语塞,却见墨离突然从袖中取出个牛皮纸袋,倒出一堆指甲盖大小的齿轮:\"这是百工署新制的 ' 标准件 ',任何匠人都能按图组装,半日便可造出一辆辎重车。先生可知,当六国还在为车马不合轨发愁时,我大秦的工匠已能用标准化零件,让万辆战车通行无阻?\"

他抓起两把齿轮抛向空中,齿轮落地后竟自动咬合,缓缓滚向辩台边缘。百姓们发出惊呼,有眼尖的发现每枚齿轮边缘都刻着细小的数字 —— 那是百工署新推行的 \"公差标准\"。

\"礼者,序也;乐者,和也。\" 李岩忽然起身,手中举起墨离方才画的井田灌溉图,\"匠人制定的公差标准,让万千器物如乐律般和谐;匠人造的龙骨翻车,让万亩良田如礼法般有序。所谓 ' 郁郁乎文哉 ',难道不是器物与礼法同辉?\"

公孙衍望着台下眼中泛光的百姓,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大忌 —— 这些升斗小民,谁会在乎朝堂上的礼制尊卑,他们只看得见能救命的农具、能御敌的器械。他忽然想起临行前,旧贵族们塞给自己的密信,牙关一咬,决定孤注一掷。

\"陛下如此推崇匠作,\" 公孙衍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可知道上古大禹铸九鼎,靠的是 ' 远方图物,贡金九牧 ',靠的是天下共主的德望!如今匠人只知争巧斗奇,却忘了 ' 德行为器,礼制为范 ',长此以往,怕是要...\"

\"怕是要让旧贵族没了盘剥百姓的由头吧?\" 墨离突然打断,从怀中掏出卷竹简,\"这是三川郡百姓的联名状,说自从工爵匠人改良了盐碱地治理术,亩产从一石增至三石。请问先生,让百姓吃饱饭的 ' 德',和让贵族摆排场的 ' 礼',哪个更该推崇?\"

竹简展开的瞬间,台下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 \"工爵万岁\"。李岩看着公孙衍惨白的脸色,知道时机已到。他转身面向万民,抽出墨攻剑指向辩台中央的青铜鼎:\"即日起,设立 ' 工议院 ',凡工爵匠人皆可参议国政!若有再言 ' 奇技淫巧 ' 者,便让他去跟匈奴的马刀辩论礼制!\"

鼎中松脂突然爆燃,火星溅在墨离方才拼接的鲁班锁砖上,竟发出金属般的清鸣。没人注意到,少年悄悄将一片刻着 \"蒸汽动力\" 草图的羊皮,塞进了辩台的榫卯缝隙 —— 那是他昨夜在冶铁坊,听老匠人们说起西域火漆时,突然冒出来的念头。

当公孙衍在儒门弟子的搀扶下退下辩台时,忽然听见墨离低声道:\"先生可知,方才那日光镜的研磨技术,已传给了西域商队?或许下次您再读《春秋》时,照亮竹简的,便是大秦匠人的 ' 奇技 ' 了。\"

阙楼的钟声响起,惊起寒鸦无数。李岩望着辩台上堆积的齿轮、图纸与农具,忽然想起腹?前日说的 \"兼爱无差等\"—— 原来真正的思想碾压,从来不是口舌之争,而是让万千百姓亲眼看见,能握在手中的实惠,比悬在天上的礼义,更有分量。

而在咸阳宫外的铁匠铺里,老匠头正照着墨离留下的蒸汽草图,在砧子上敲下第一锤。火星溅在未冷却的铁胚上,仿佛预告着某个即将喷薄而出的时代,那个让 \"君子不器\" 真正成为现实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