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东于99年从水利规划专业毕业,满怀憧憬地期待着一份合适的工作。然而,就业形势颇为严峻,他四处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却始终未能找到理想的职位。时间一晃到了2000年,兴东的父亲张二牛心急如焚,心疼儿子四处碰壁却毫无结果,一心想帮儿子解决工作问题。张二牛偶然得知市纪委书记于达宜有一定的人脉和影响力,便萌生了寻求其帮助的想法。
张二牛托了许多关系,好不容易获得了与于达宜见面的机会。见到于达宜后,张二牛诚恳地说明了儿子的情况,希望于书记能看在孩子多年求学不易,且专业对口的份上,帮兴东安排一份工作。于达宜见张二牛言辞恳切,被他对儿子的这份父爱所打动,便答应试着帮忙留意合适的岗位。
几天后,于达宜告知张二牛,有一个水利部门的岗位缺人,让兴东去试一试。兴东接到消息后,精心准备,顺利通过了面试,成功进入了这个岗位开始工作。进入岗位后,兴东发现工作并不轻松。单位里有些老员工仗着资历深,把一些琐碎又繁重的工作都推给兴东,甚至在工作汇报时还会把兴东的成果占为己有。兴东虽心里不满,但为了能在单位立足,还是默默忍受着。
一次,市里有一个重要的水利规划项目招标,兴东所在的单位负责投标。兴东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工作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方案的设计中。可就在方案快完成时,一起负责的同事为了争抢功劳,竟偷偷将他设计方案中的关键数据修改,导致方案出现严重错误。在评审会议上,方案被批得一无是处,单位领导大发雷霆,要追究兴东的责任。
危急时刻,兴东冷静下来,他重新审视方案,很快发现了数据被修改的问题。他向领导详细说明了情况,并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在短时间内重新完善了方案。领导看到了兴东的能力和应对问题的冷静态度,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刮目相看。最终,单位凭借兴东完善后的方案成功中标该项目。
通过这次事件,兴东在单位里站稳了脚跟,那些原本欺负他的同事也都对他态度大变,充满了敬佩。兴东也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成长,逐渐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开启了事业上的新篇章。